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播撒德育的种子

【作者】 何坤群

【机构】 贵州省兴仁县第十四小学

【摘要】英语学科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英语学科教学也是传播、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阵地。作为英语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能在英语教学这片沃土中播撒德育的种子,定能培育出芬芳的德育之花。
【关键词】英语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正文】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五育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是学生和谐发展的必然之路。“五育”中“德”为首,然而,学校教育中,由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了知识的传声筒,往往忽略了德育品质的培养。英语教育和德育之间,简单来说其实就像肥沃泥土中沙粒与水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离。作为英语教师,就要善于在这块沃土中精心培育,让德育的种子绽放出芬芳的花朵。因此,英语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努力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中。

  一、挖掘英语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合理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语言学科,英语课本中的大量范文都蕴涵着重要的教育素材,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

  1、抓住年龄特点,有效地渗透文明礼貌教育。借着学校搞的“学生养成教育”课题机遇,我在英语教学渗透礼仪教育,三年级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很好的找到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渗透。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渗透的育人功能。现行教材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许多材料中都蕴藏着一定的人生哲理、生活情趣等。我们不能仅停留在教材的表层,而要学会使用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育人和教学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许多格言、谚语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它们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它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合理利用,使它们成为我们教学的一部分。这样既强化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受到情感态度的陶冶,同时也是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更是我们要追求的。

  二、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放到首位,渗透在英语教学中。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特别是英语单词的记忆,往往是学生学习英语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还要尽可能设置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其在战胜困难中萌发出能力、毅力和动力。

  2、培养良好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1、结合日常用语,进行讲文明、讲礼貌教育。英语课本里的日常用语,它们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美、道德美。上课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明礼貌的教育。如在课堂开始时,要教会学生如何运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以及Hello, Hi礼貌地与别人打招呼,并且要做到言传身教。早上见面Hi/Hello;每天上课走进教室“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Miss …”、“Sit down, please.”下课“Goodbye, class.”、“Goodbye, teacher.”这些亲密的用语,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融洽与亲密,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人与人之间见面时要使用礼貌的用语。

  2、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学到China一词时,要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等人类文明的奇葩。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心里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四、以师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只要我们下大力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做到人人参与,创新方法,常抓不懈,以阳光的心态将德育的种子播撒,就一定能培育我们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并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赵泽雁.试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贵州教育科研.2006,04

  [2]赵书刚.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