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

【作者】 王美军

【机构】 贵州省兴仁县第二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师德,还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全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是作为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素养
【正文】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年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之处。由于社会的偏见,体育还没有真正被社会所认识,体育教师付出的较多,而在精神、物资、待遇方面获得较少,极易造成心理不平衡,使得他们变得焦虑不安、烦燥易怒或孤独郁闷,工作、教学不积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失去了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当前,学校体育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正以“传习式”为主的教学形式逐渐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形式过渡。面对这样的巨大转变,体育教师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将随着课程改革而产生巨大变化。体育教师的素质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师的素质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和任务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在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初中体育教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爱岗敬业是初中体育教师的首要素养,是高尚的思想政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的灵魂。体育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他们立志终生当体育教师的原始动力。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才会有光荣感和自豪感,才会有敬业精神,乐业不倦,才能挚爱学生,诲人不倦。只有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中才会有执着的追求、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初中体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强体的方法,教师自身不仅能给学生做示范,还要能讲出技术动作的原理和要领,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仅仅掌握和精通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对知识渴求的广度和深度,对引导学生发展想像思维、形象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从外在的形式看,似乎就是简单的跑跳及其他的一些练习,但如果想通过这些练习得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就必须将练习动作设计得合理,各种练习组合得当,运动负荷安排得合理,这些因素无论少了哪一个,都会对锻炼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和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如解剖学知识、运动生理学、生化理论知识、运动生物力学知识、运动训练学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等。

  2、学习专项理论知识。根据中学体育教学目标规定,田径、体操约占体育教学基本内容的60%,篮、排、足、乒、羽、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约占40%。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学习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专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专项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正确地选择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出符合专项特点的教学训练计划和具体要求,使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体育相关学科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各学科之间横向联系更加密切,并且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学科。如体育管理学、体育情报学、体育比赛学、体育未来学、体育与健康知识等,如果对新兴学科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是很难胜任当代学校体育工作。

  4、学习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主要为文学、哲学、历史学知识。文学具有教化劝善的功用,文学的熏陶可以使人们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认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是人类对生存方式的科学认识;历史则是人类发展经验的总结,使人们得到前人的借鉴。体育教师要在全面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从中得到思想启迪,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5、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网络的发展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使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信息。因此,体育教师要认真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体育教学的信息,丰富教学训练手段。

  三、初中体育教师要具有全面的教学工作能力

  1、教学能力。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其目的除了教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增强他们的体质。所以,体育教师首先要门门精通。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有对大纲和教材的驾驭、处理能力,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安排运动量,有效地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的课堂组织能力;具有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兴趣的正确优美的示范能力;以及能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有助于建立技术概念的清晰生动的讲解能力。另外,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行为和锻炼情况并迅速分析判断的能力,具有保护帮助、纠正错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

  2、组织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能力。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都是属于群众体育活动,是活跃、改善、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必须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按时到堂组织好、指导好上述活动。

  3、体育教研能力。体育教研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必须从体育教改教研上狠下工夫,以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学习最新体育理论。

  4、过硬的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运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和终身锻炼的意识。要做到这些,教师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艺术这一手段,教师的语言艺术高超,就能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四、初中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爱护学生、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就是尊重、理解、信任他们,并提倡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锻炼的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身体力行,以实例诱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既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广博的兴趣。具有广博的兴趣是体育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因此,体育教师要广泛地涉猎相关知识。只有具备广泛而丰富的兴趣,才能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才能研究、探索并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2、热烈深厚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不仅能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影响教育过程。只有具备深厚而热烈的情感,教师才能深深热爱教育事业,挚爱学生;才能有源于内心的不尽的动力,掌握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才能在教育工作中,使整个人都属于教育事业,属于学生。

  3、坚强的意志。教师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教师才能跨越各方面的障碍,不因困难而退缩,才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意志坚强,勇于奋斗的榜样。

  总之,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开创我国学校体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胜.优秀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种素养[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

  [2]刘树成.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素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