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艺强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新林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的核心是阅读教学,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有计划的规范化引导。【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影响阅读理解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字材料和情境的物理特点,如照明条件,文字的字体、型号等;文字材料的易读度,如字词的常用程度,句子的长短与结构的繁简,命题密度;材料的概括与抽象的程度;由外部确定的阅读目的等等。影响阅读理解的内部因素主要是阅读者的知识基础。此外,阅读者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也都是重要的内部因素。
一、教给小学生阅读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向小学生传授以下一些阅读方法:①目标阅读法。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目的。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②快速阅读法。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时不出声,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阅读时尽力推广视读广度,以句、段文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做到一目十行。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视、不重读。另外,还可灵活运用多种筛选信息的方法,只选取主要信息,尽量排除次要的与无关的信息。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③以意逆志法。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就是说拿自己的“意”,即思想、知识、经验来推想作者的思想。小学课本中出现一些古诗、古代寓言故事以及一些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意义的作品,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深理解。如林巧稚说“我们要得一百一十分”,其中“一百一十分”是什么意思?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所见的倔强性格、不甘歧视、顽强精神、目标动力、志气骨气等“意”来逆推作者的“志”。④十目一行法。清代学者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这是说精读之法。有的书要速读,那是为了快速摄取信息;有的书要精读,这是为了从内容到形式仔细地研究,做到剖析至微,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笔法、作者的旨趣。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作如下规定:“能给课文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要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这一高度,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只有把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到“能独立阅读”,这才能脱离教师的扶持,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当小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才能真正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表达特点,从而提取所需的信息。只有当小学生能读懂书报,这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当好时代的主人。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方法首要在于选择读物,要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选择时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阅读心理。其次是对理解程度的要求要适当,对同一篇读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几遍阅读,随阅读遍数的增加再进而提出进一层的理解要求,使学生经过几遍阅读之后达到较好的理解程度。第三是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要逐步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默读、跳读、扫读、猜读等方法,以增进阅读的速度。同时,要让理解与速度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谐发展。
三、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称阅读能力为“掌握知识的技能”,小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如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就能通过对文质兼美的文章的阅读,受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受到正确的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训练,受到美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同时也能在阅读中大量吸收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在阅读中要着重训练阅读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四、扩大小学生阅读数量
此处所称的数量一是指所读读物的数量,二是指阅读涉及学科的类型数量,亦即指通常所称的“阅读量”与“阅读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信息的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去接收去处理。所以小学生也有必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扩展阅读,增大自己的阅读量,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尽可能多地撷取信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从中能接触新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