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 李诗国
【机构】 贵州省兴仁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教学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关键词】新课程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创新教学方法,能使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对于教师来说,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习惯了的、单一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自身形成问题意识并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拓展文化结构和素养。因此,新时期体育教师要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使学生不断去接触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开发学生自身内在潜质的发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模式、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全面的素质教学标准,进而促进初中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一、创新教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教学方法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初中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以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的精神。
二、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三、整合教材,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初中体育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的理念,不只是传授运动技能和单纯的锻炼方法,还要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知识。初中时期是人体发育的高峰期,学生的思想也从幼稚到成熟阶段过渡,在这个时期,个性鲜明,男女兴趣差异明显,思想思维各不相同,因此给学生正确的指引会让他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很大帮助,所以,在体育课中教师应该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和可接受性的方法进行教学,课程教学也应该向选项教学课、分组分批教学课和专项课方向发展,把课程教学分成易、中、难三个级别,把以运动技能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经验和体育活动转移。
四、师生互动,在融洽教学氛围中促进交流
交流是培养学生友好往来,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课堂中,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中我常用“随机式”的分组方法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但由于素质的差异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于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组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的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的个性更能无拘无束的发挥。因为他们是朋友,从而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少了个体的差异,因为他们为了这个合作体进行互助,使自己的这个合作小组能全面发展和提高。比如在变向运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学习,发现许多变向运球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五、从实际出发,端正体育教学思想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都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升学率成了学校教学成果好坏的唯一标准,体育教学则只限那几门要加试的内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仅是学校领导层,包括体育老师和学生都认为体育教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课的分数,以及体育升学考的分数。体育课因此而经常被占用,体育课也成了学生因文化课紧张而进行调解的放松课。整个学校的体育锻炼氛围根本没有,就算有的学生有体育锻炼的爱好,也会被教师、家长扼杀,认为学生去锻炼是贪玩的表现,而进行限制。为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改变这种不端正的教学思想,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对学生作正面的引导,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
总之,初中体育课教学应以全新的理念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等。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忠于体育事业,充分运用学科优势来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在的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继卓.初中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30期
[2]高金亮.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