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贵州方言对少数民族地区拼音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杨江华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泥凼镇中心小学

【摘要】从方言学区域划分而言,贵州属于北方方言区。但是它的语音与普通话的语音有着很大差异。黔西南是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其中布依族、苗族居民占全州人口大部分,所以黔西南的方言是夹杂有布依族和苗族口语的贵州方言,因此它对黔西南地区低年级的拼音教学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贵州方言;黔西南地区;低年级;拼音教学;影响及对策
【正文】

      从方言学区域划分而言,贵州属于北方方言区。但是它的语音与普通话的口音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它对低年级的拼音教学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黔西南是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其中布依族、苗族居民占全州人口大部分。所以黔西南的方言是夹杂有布依族和苗族口语的贵州方言,因此它对黔西南地区低年级的拼音教学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浅析一下方言对低年级学生拼音教学的影响及如何避免其带来的这一负面影响。方言,又称地方话,一般定义为“方言是它存在的区域内各个不同区域的实际存在形式。”比如说贵州方言就是汉语在贵州的存在形式。所以要在低年级的拼音教学中要克服方言的不利影响就要从根本上了解方言。

  一、方言是一种潜意识。

  许多从小在方言区长大的家长在潜意识里认为“它”能最真、最切地表达情感。加之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语法和发音不够标准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平时便用方言交流,孩子直接模仿,影响了孩子的普通话学习。部分家长表示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自身条件还不够。他们无意识地在孩子的幼儿期就给孩子创设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家长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孩子便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方言)回应。比如在兴义,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耳你了”。所以学生经常会把这些词句带到他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

  二、方言是一种传承。

  方言时时系着情深故土。家长希望孩子“不忘本”“不忘根”,从而让孩子也感受一下“本乡本土”的语言。这在方言的传承方面极为明显。比如说上厕所,在黔西南很多地方上厕所都是“解手(gai shou)”。 为什么会把“上厕所”叫解手呢?这要从贵州的历史上谈一谈了。贵州大多数人祖上并不在这里,他们大多是移民。古代的移民很多都是政治性移民,很多人是被官府用绳子绑着手来到这里的。所以迁徙的途中他们要进行“方便”,就必须告诉官员,帮他们解开手。于是解手就在方言中延续下来,逐渐替代了上厕所。

  本人曾对泥凼镇中心小学的二年级一班的学生进行过一次抽查调研,全班70名学生。其中平舌音、翘舌音混淆的有65人,舌根音、舌尖音混淆的有35人,语言中有h音无f音的11人(均为布依族学生)。所以这就给学生拼音教学带来了极大不利。

  三、低年级拼音教学中克服方言的影响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创建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家长和老师尽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环境。在交谈的过程中成人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并坚持用普通话和孩子进行交流,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孩子敞开胸怀勇敢地说。

  ()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注意语言的示范作用。

  孩子好模仿,愿意与人交流,所以要做好因势利导,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1、不说口头禅,不说不文明的话,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 在黔西南比较流行的口头术语——搞什么喘喘(做什么)......

  2、不说不完整的话和土语。如一布依族的学生喊我:杨老师,gen hao(吃饭)。像这样的话大都来源于孩子的家庭生活。对孩子学习书面语言影响很大,尤其是针对一直说方言的家长,应尽量避免说土语。

  ()通过听故事、说绕口令、看有益的动画片、看图书等方法,扩展孩子的生活空间,丰富生活内容,扩大眼界。例如:在讲绕口令中反复练习“报纸”、“开会”等难懂的语音。

  ()做好语音矫正工作

  1、教师的正确示范,教师要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孩子交谈,做到说话完整,把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讲给孩子,语速要慢,以便孩子模仿。

  2、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并对个别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音进行重复训练,从发音部位、发音口形、语感到语义都应找出弊病、解释清楚。如:“四”和“十”的发音中——ssh的区别、h声和f音的区别等等。

  3、在日常生活中随机纠正,培养辨音能力。

  4、家长积极配合,让孩子在学校形成的良好语言习惯得到巩固。

  因为孩子的语言带有家庭主要成员的语言特征,因此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使父母了解到自身的语言特点,舍弃方言中难懂的、过时的和粗俗的成分,并进行逐渐的改正和完善。家长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鼓励孩子使用普通话,和孩子进行交谈。让他们把在学校学的东西,能真正运用到是生活中去,逐步减小方言对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龙异腾.基础音韵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3.8

  [2]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贵州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

  [3] 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D].中央民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