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杨春亮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中学



【正文】

      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运用。但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学科教学要求,才能如愿以偿,达到目的。

  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策略

  1.变压抑为轻松愉快

  教师要抛去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塑造可亲的教师形象。在一个愉快的环境里,在一个亲切的长辈面前,学生的思维、心身都能得到放松。这种放松却不是松懈,而是一种自然、自在、平和的心态,学生最容易吸收知识。假如老师动不动就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板起面板,大发脾气,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担惊受怕、忐忑不安、情绪处于严重的压抑状态。这样不但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踏入教室的那刻做起,面带真诚、和善的微笑,语气亲切随和,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以依赖的朋友,而不是威严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古板“判官”。

  有位教育家说过:老师发火象征着老师的无能。人发火是常有的事,但发火往往得不偿失。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发火,学生便会立刻紧张起来,心理就会处于压抑状态。在这样极端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不敢回答问题,怕出差错,受到老师的责骂,这样就严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发火,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2.创建师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3.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就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现和肯定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和成绩。在教学环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逐步消除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

  4.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调适,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环境

  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任何人做任何事主观上总是希望获得成功,成功了才更能激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敢想敢说,敢有与别人不同看法的课堂环境。因为在同龄人中敢于坚持与众不同,也需要力量,老师要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一种支持,即使有时他们想的不全,或错了,也要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勇于探求,才能发挥出聪明才智。

  二、优化课堂教学,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管理好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解重点知识,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勤做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短期效应来看,通过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的考试成绩会比较理想,但从长远来看,它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因此创建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大胆创新;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敢于创新。课堂内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显现。教师要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位置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独力见解的机会,教师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供大家探讨。

  3.培养兴趣,激发参与动机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是探索新知识,发挥创造精神的内部动力机制,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喜欢学习,并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这门功课,随着学习兴趣的丰富和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深入学习的意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和多样性的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幽默带入课堂

  运用幽默可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新颖、别致的幽默语言使师生之间以愉快的方式进行交流,营造学生敢于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易于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幽默可创造生动、活跃的教学模式。机智、恰当的幽默语言可使枯燥的授课内容变得风趣诙谐,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学生去倾听去感受,从而更快地接受、记忆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幽默可创造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灵活、贴切的幽默方式能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学生于朴实的语言中顿悟其深刻的寓意,语言自身的凝聚力和涵盖面成倍增大,学生的理解力也得以加深,老师的讲解不但一针见血,而且妙趣横生。运用幽默可创造融洽、默契的师生关系。婉转蕴藉的幽默语言能促进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大胆尝试,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总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但主体却是学生。单一的封闭式传统教学只能使学生盲目地、机械地不情愿去学,造成枯燥、呆板、毫无生机的场面。要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就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使教学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开心、充满乐趣、富有意义和吸引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