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作者】 卢道华

【机构】 贵州省江口县第一小学

【摘要】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正文】

      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亲身应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中的制约因素

  1.教学观念及方法对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影响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十分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学以及讲授为基本方法、以知识量为目标,课堂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学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成过程变成了条文的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它从源头上剥离了数学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只凭认真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了,学生不会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无法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更没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对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材虽已作过多次修改,但有的应用题背景还显陈旧,缺乏时代气息,缺乏开放性。学生长期在封闭的、与生活实践严重脱离的背景中学习,其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无从谈起。而有的应用题是人为编造的、不切实际的,就是教材和试题中少的可怜的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也由于教师精讲多练的需要,把引入课题的实际问题省去了,把叙述具体的应用问题变成简洁、明了、严密的数学题教给学生,使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越来越远。

  3.考试评价制度对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对教与学的评价往往用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于是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局面,而传统的考试命题又倾向于知识立意,多以答案唯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的内容为主,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考察甚少。在这种考试评价制度下,教师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增加解题技巧的熟练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数,而对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却没有真正落实,这无疑会影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

  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有阶段性的,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小学生学习形式化数学知识感觉困难,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必然要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影响他们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

  5.小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对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影响

  一般来讲,数学知识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当然包括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由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较少,所以对其数学应用意识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对策

  1.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过程少一些纯数学问题,多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呢?首先,在教师培养教育中应开设一些结合实际的数学应用课程,使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师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其次,鼓励并支持在职的小学数学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再次,在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课程方面,适当增设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课程。

  2.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关键

  (1)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让小学生在上课前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在教学有关数学知识之前,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让学生在课前活动中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学生就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数学,同时,也为学生知识的构建积累必要的经验。

  (2)鼓励小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寻找其与数学相关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和现象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具有原始背景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去寻找相关的数学信息,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重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是学与做的结合,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认识数学的价值,逐渐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从课堂到实践,需要学生查找大量有关市场的资料,找出实际背景中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一些数学知识来进行方案设计。要解决问题,学生需要通过自己查阅各种资料、搜集信息、处理数据、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通过各种载体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而且还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突出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