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谈怎样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作者】 梁 华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草街小学



【正文】

      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口语交际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责任。但相关资料显示,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和落实在很多地方并没到位,“很多学校把它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甚至眼光从未顾及并正视过它,它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走进课堂,依然只有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惟独没有口语交际教学的一方天地”。其结果是:“据调查,80%——90%的学生对上台讲话感到困扰和恐惧”。

  这就更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梳理新课程背景下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体系,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致力于研究开发口语交际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下面谈一谈怎样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

  一、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提高口语交际水准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口语交际需要言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看事片面、思想偏激的人是不可能顺利进行口语交际的。只有以科学的方法来正确分析问题,才能看问题全面周密,说起话来有理有据。语文教材是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结晶,其浓厚的文化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深深地引导和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其积淀着深邃思想力的语用能力,是提高师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载体。

  (2)指导学生博览群书

  “阅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为认识和理解问题提供依据,同时阅读中吸收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为表达做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在现行考试制度下,传统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剩了前半句具有可行性了。课外阅读是积累语言材料,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知识储备不丰富,口语交际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

  (3)规范口语交际礼仪行为

  当前学生的社交礼仪知识相当缺乏,因此在加强口语教学的同时,还应结合礼仪教学,从言谈举止方面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提高交际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听的能力训练,除了提高听问、听辩能力外,还应补充口语交际活动中所需的仔细聆听的技巧,听话的礼仪,接打电话的礼仪,还可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见面礼仪、服饰礼仪、鲜花赠送礼仪等内容。这样使教学更贴近社会生活,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提供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1)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交流

  口语交际课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教师特别要在口语交际课上为学生展现一些生动风趣的口语交际实例,把口语交际的过程和步骤详尽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会有范例遵循,不至于无所适从。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努力使每个学生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做到课堂无死角。

  (2)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新课程“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合作”,从而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是非常狭隘的,班级里开展的各种活动,课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谈,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丰富多彩的课外集体活动同样能增进同学情感,陶冶情操,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利用晨会课开展“一分钟班级新闻早报”、“听我播新闻”等栏目,让学生关注集体,关心国事,引导学生谈论热点,分享心得。我们还可以利用班会课,设定主题让学生辩论,在说与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在课内外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说,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进行交流。

  (3)感悟生活,寻找口语交际的源泉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最好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有效工具。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语交际训练才能登堂入室,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也才有希望。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我们要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为了让口语交际的话题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诱导学生在真实而又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勇于表达,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大胆抛出,这样更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快速提高。

  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由课本引入到生活,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社会焦点、时事话题,甚至教师的素养、价值观、情感态度等非文字性的资源,都是学生口语交际的载体。我的家乡合川,是个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地方。我与学生一起搜集本地旅游文化、民间传说、饮食文化、民风民情,然后一起讲述倾听,一起争论,在这一系列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让学生在欣喜、和谐的欢乐中被潜移默化,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口语交际的内涵要远多于听说,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口语,不是书面语的口语化。口语交际与以往的听说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交际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的不单是学生说话的语音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语法,能否灵活运用交际策略,直接关系到交际是否成功。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特点围绕语文教材设立口语交际课,配合作文课等其他途径设计有效可行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参与,并结合家庭教育社会力量,从生活中寻找口语交际的源泉,从各方面完善口语交际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