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试论通过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 万忠梅
【机构】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剑河民族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不仅知识点繁多,而且概念比较抽象,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不可忽视。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还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作用。【关键词】高中物理;培养;科学素养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教育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广大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有效地调动广大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这些也都是奋战在高中物理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反思和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也只有真正地做到了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够真正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真正达到通过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
“素养”是一个外来词汇,其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人不仅有学识,而且有教养,主要用来修饰学者有修养;第二层含义是指普通民众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能够进行有效的书写与阅读。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为科学素养不仅仅包括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了人们能否具备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能力,具备科学精神与正确的价值观。
具备科学知识及应用科学知识的技能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们通过实际的科学实践获得对客观世界客观的认识及规律的本领。具备科学的方法与研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要素之二,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能力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对人们的实践行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科学素养的要素之三是必须具有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二、如何通过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对物理经验证据引起重视
将研究的数据与资料公开,让其接受众人的评判,以达到检验其正确性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质。当然,科学研究中的思想不一定都具有科学性,有很多想法都是科学家假设性的试探。因此,一个想法要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必须有大量的数据与资料做支撑。
对于高中生而言,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而对于物理学习而言,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因此,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地提出物理问题。例如: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自己的观点,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观点以物理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再用物理知识加以解决,使自己的见解得以实现,并通过科学的解题过程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赏识。
(二)设计出渗透了科学精神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
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时,要将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并以此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索,让其在探索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科学方法的奥妙。因此,通过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广大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物理学习,并积极地思考与探索,也正是在兴趣的引导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去谈论科学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
其二,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单纯的物理知识学习十分的枯燥,很容易打击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广大物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进行物理实验的机会,如此既能够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例如:针对教材上的设计实验,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实验步骤,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对实验的步骤进行设计,并亲力亲为,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成功与失败,并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将物理学习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
科学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时间比较紧,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大多都停留在教材之上,难以将理论知识很好地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实际上,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单调的教材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下降,影响了学生综合物理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广大物理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不断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的目的,学生的科学精神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并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培养。高中生虽然已经具备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但是其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未稳定,因此,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和世界有科学的认识,提高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心与勇气,使学生勇敢地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陶洪.《物理实验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10.
[2]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重庆: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第26卷第317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