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

【作者】 徐 艳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摘要】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政治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性教学在不断地推广和发展中。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方法
【正文】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方式改革中提出,要倡导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科学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创新精神。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前提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提倡通过讨论、研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有新的定位。首先要求教帅的教学观念必须加以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学生的朋友,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政治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其次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主人和主角,借助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搜集与积累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自主地去探究周围事物,去发现和探索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

  二、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激情

  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政治课中创设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学习心理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三、探究中注重因材施教,构建不同目标

  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经验、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方式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究活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用“阶梯型”设问方式以推进学生整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体验、内化,获得真切的探究体验。比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就业问题时,先列举有关就业形势及重要性、劳动者素质、传统就业观念、招聘启事要求、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信息。然后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概述当前我国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劳动者、政府为什么重视就业?就解决就业问题而言,教材文本材料给了你哪些启示?十分钟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教学中正对不同学生建构教学目标,并让大家通过合作完成,这一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实效。由此可见,只有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

  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要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思想活跃,问题增多,创新意识增强,有些问题教师课前也意想不到。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回答时,教师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提问,更不能随意指责学生,而要面对现实,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要真诚地告诉学生老师对这个问题不了解,再引导他们把课内的思考延伸到课外,把探索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五、注重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施探究性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讨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进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运用“圈、点、勾、划”,标出知识要点,然后重点让学生走课堂,或到市场、商场调查,了解物价水平,或上网查找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或对比季节变化引起物价变化的现象,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写出调查报告,探因究果。学生通过归因分析得到: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个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运用知识的过程。

  六、加强研究性教学与信息资源结合

  思想政治课是时代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与学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立足于生活、立足于社会,利用大众媒体,拓展研究性学习信息资源。除了报纸、广播、电视、影视等信息媒体外,网络正走进我们的生活与课堂。例如,在“经济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信息媒体查阅关于期货、股票、保险等方面的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可以及时发现国际股市的动荡会波及国内股市,涉及到每个股民的切身利益;国际黄金价格不断攀升,我们国内金价也是呈上涨趋势;国际油价每桶价格的升降,也影响着国内汽油价格等等。网络技术不仅是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快捷地对学习信息的搜索、整理、挖掘、分析,以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使课堂成为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校外,利用课余时间,以专题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教学。高中政治课教学大力推行探究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政治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不断增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