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生物导入教学
【作者】 李 松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黑土乡中学
【摘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生物教学中,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关键在于导入新课时能恰如其分地给学生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美的教学意境,把学生的心牢牢吸引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关键词】实验;故事;热点共享;游戏表演;导入
导入是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导入不但可以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下面简要谈谈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关于新课激趣导入的几点尝试。
一、实验导入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利用实验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使学生通过问题分析,规律的探索,既增长知识,又能够学到技能。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故事导入
爱听故事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为此,在生物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进行课前导入。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讲授《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教师可以用孟德尔的生平故事和他的豌豆杂交实验为引言,开始本课的教学。在教师娓娓的讲述中,学生不仅被孟德尔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所打动,而且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恰恰也是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总之,通过故事导入新课的方式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热点共享导入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在课堂上通过介绍生物科学研究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进行导入,可以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节中,就以“试管婴儿”、“基因工程”等话题,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知识,从而引入新课。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可以通过“艾滋病”、“甲流感”等热点知识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在《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一节中,可以利用一些热点问题“环境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福岛核泄漏”等等引入。又如在《激素调节》一节,教师先介绍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人曾对鸡做过阉割实验,把公鸡的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身体里,这个母鸡会有怎样的变化?相反,如果把卵巢移植到阉割过的公鸡身体里,这个公鸡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分享看法。此时教师通过导言:“除了性激素外,人体内还有许多种激素”顺利导入新课。
四、游戏表演导入
初中学生爱玩好动,特别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游戏导入,不仅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眼与视觉》这节课时,可用“一起来找茬”的游戏导入,即课件展示两幅图片,让学生找出不同之处。学生一下子就热情高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比如教学《生态系统》这节课时,用“找家人游戏”导入,即通过学生游戏找到同类的方法,相关角色有:树爷爷,虫宝宝,啄木鸟先生,蘑菇姐姐,阳光哥哥,土壤弟弟,温度阿姨等。这样学生的玩中学,效果自然提高。此外,初中学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用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导入课题,不仅给学生一个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比如《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时,可让学生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来进行导入新课。再比如在上《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时,让学生表演小品,分别扮演公交车司机、流感患者、学生甲、乙、丙、丁。进而引出传染病的概念。
五、古诗词导入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中,蕴含着数不胜数的生物学知识。在生物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植入耳熟能详的古诗作为新课导入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例如: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面强调的“插柳”指无性生殖中的那种生殖方式呢?自然导出“扦插”有关的教学。如:利用毛泽东少年时写的一首“咏蛙”诗词“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来导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教学,既生动又形象;如:在讲“嫁接”时,朗诵元代诗人欧阳玄的《接花木》诗,“园丁妙手即花神,接叶移枝伪脱真,万剪岂能伤化力,色香无复记前身。”在讲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让学生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地解释。还有,教师在新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伊始,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红杏出墙来”,准确无误地告诉学生说植物顶端普遍具有优越性和向阳性,这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引起的。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既顺利的导入了新课的学习,又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总之,导入是一门艺术,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精彩的生物导入,像磁石一般深深吸引住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思维,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虽然导入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如果我们把握好了这一环节,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大放异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生物教学的导入方法很多。“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的变换导入新课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俊红 新课导入艺术探究.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19卷第3期.
[2]李艳华 例析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几种情境设置.生物学教学.2005.(3),29-30.
[3]吕国珍 发挥导入技能激发学习兴趣.作者单位庄河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