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班级有效管理
【作者】 曹亚雄
【机构】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团结小学
【摘要】有效管理班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2. 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每一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利用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3. 在处理班级事情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替学生着想。4.管理班级还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关键词】班级;有效管理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也同时肩负起了班主任的工作。在十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在繁忙中品味着欣慰,在劳累中收获着甜蜜。回顾工作,我认为有效管理班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一个优秀的班级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2010年9月,我担任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此时的我不仅是一位班主任,也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我比以往更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们的人生之路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所以从接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给孩子们在教室排好路队,带着他们轻声、慢步、右行走下楼梯,带着他们一一走过校园的每个地方,告诉他们哪个是男厕所,哪个是女厕所;哪个是锅炉房,哪个是音乐室等等 ……告诉他们哪里有危险不能去、不能爬,哪里可以做游戏 ,可以上课……除此之外,在读书、写字的姿势方面,在打扫卫生方面,我一遍遍的示范,一遍遍的纠正,在四个平行班中,任课老师都说我们班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能较好的进入状态。只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还远远不够,我又充分利用班干部来协助管理班级,检查校服的穿着、校徽和红领巾的佩戴以及卫生的清洁和保持。在每周一颁发纪律、卫生、两操流动红旗时,我们班都会有收获。时间长了,孩子们由刚开始的按要求做到现在的就应该这样做,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上就不用再天天叮嘱、时时要求了。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每一项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利用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必然会耗费班主任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活动所体现的效果却是长期而积极的,它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代替的。记得那是一年级刚开学时,学校组织了一场秋季运动会,孩子们都很兴奋,表现出色,在比赛中屡夺名次。在女子4×100米的接力赛中,一个孩子因为不熟悉比赛规则而起跑慢了,这让我们只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成绩,我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没说什么。比赛结束后,我回到了班里,看到了让我惊诧而又感动的一幕:孩子们不分男、女生都哭成了一片,尤其是那位起跑慢的孩子哭得最伤心。我深深地意识到:再小的孩子都有集体荣誉感,因为他们爱这个班级。这是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呀!我在安慰这些孩子的同时又感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和责任。因此在以后所有的活动中,我都会尽可能地和孩子们充分准备,别看我们现在才上到三年级,我们在学校的活动中已经获得了不少奖项呢,其中最令我和孩子们自豪的是我们班在二年级时就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堂由学生自己筹备、自己主持的关于民族团结的主题中队会。还有就是在去年“六一”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中,我们班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年级组的团体第一名。也许有人会说这恰好是学生的优势,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班级凝聚力的体现,是孩子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在每一次的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矫正个别孩子在活动中的不良行为和不良情绪。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然会更加热爱班级,关心集体。
第三、在处理班级事情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替学生着想
班级中总会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处理不当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每次班级中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都会想起这样一句话:“假如你是孩子,假如是你的孩子”。有一次,学校新发了校服,孩子们领到校服后在班里试穿合适后,都抱着衣服回家了。班里只剩下了几个孩子,其中的一个孩子哭着说校裤不见了,我们帮他在教室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只能让他先回家。第二天早上问了半天也没有眉目。学生们议论纷纷,说班里出小偷了。我一听,这都上纲上线了,小偷这顶帽子好戴不好摘呀。即使有人想承认也不敢说了。于是我就利用早上的自习课查这件事。我给班里的每位同学都发了一小张纸让他们先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三强调我已经知道是谁不小心拿错了裤子,现在只是要做一个诚实小游戏,请同学们写“我拿了”、“看见谁拿了”或“不知道”。第一次纸条收上来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我心里很着急,但是依然不动声色地对学生说:“大部分同学都很诚实,但是个别同学没有说实话,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否则老师就会在全班说出是谁拿了校裤。”又一次发了纸条,收了纸条,这一次我在一张纸条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是我拿了,对不起!” 我把那些纸条撕碎装进垃圾桶说:“同学们都很诚实,谁下课帮我把垃圾倒了?”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其中也包括那位承认自己拿校裤的同学,他很不安很紧张。我笑着对大家叫出了她的名字:“就让平时最爱为班级服务的XXX同学去倒吧!”看得出她松了一口气。直到现在我还很庆幸我保护了一颗幼小的心灵,因为从她下课依然像别的孩子那样偎在我的身边,依然喜欢在课堂上举起小手可以看出我做对了。直到现在班里的同学还不知道是谁拿了那条校裤。
第四、管理班级还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由于班级中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牧区,所以每学期开学报名时假期作业的完成是让老师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大部分的孩子作业质量不高,甚至不能按时完成。给他们报名发书吧,下次的作业更不会完成,不报名又会违反规定耽误新课。面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这样一种做法:在离开学还有十五天的时候,给平常学习不主动的孩子家长打电话,家长会汉语的请家长接电话,不会汉语的请学生接电话,来了解假期作业的完成;在开学前5——10天给学习较主动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进行督促。开学时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其余的都按时完成了,这算是给新学期开了个好头。从这以后我喜欢把工作做在前面,事先做好准备,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显认识,虽然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事事做得尽如人意,但我会力求用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去学习,去努力,在班主任的工作生涯中少留下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