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运用多媒体给作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作者】 石 娟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学校



【正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体现。然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心惊胆跳,而且越到高段越是头晕脑胀。每每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才万般无奈地提笔把陈年旧账再翻上一番。如写记事作文时,就离不开“扶老人过马路”,“把摔倒的小孩扶起来”,再感人一点嘛就加上“送她回家”……他们已搞不清楚这篇“佳作”是何时创作的,他们也不会在某一日发现光阴似箭飞逝,而自己的作文还是“涛声依旧”。为什么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是如此的冷漠呢?静心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两点原因:一是学生的习作兴趣不高;二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不佳。

  作文是综合性、创造性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思维。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根据自己的观察,确定写作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观察、体验、认识和描述事物,提高写作能力,还诱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小学作文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处理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那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乐曲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的词语。”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的写作创设一个音像俱全的多彩情境,拓宽其想象空间,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让学生渐渐觉得写作课原来也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获得的材料。学生无话可写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未做有心人,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上课时走出课堂再观察又不可能,因而在教学中,尽管教师反复提示、启发、诱导、提供写作材料,但是由于教师的语言比较抽象,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学生说过、听过,但拿起笔写时,还是感到无话可说,无从说起。作文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面等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事物、场景,把语言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与写作相关的材料,并在图像信息的提示下,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仿佛感到事物就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充实写作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看图写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调控学生的注意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个口诀:整体──部分──整体。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效果很好。如教学《小白兔运南瓜》时,我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再按顺序依次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一看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写作做准备。通过观察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提高观察能力。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来仔细观察。如要训练学生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可用多媒体的多彩画面展示人物的外貌,指导学生观察找出外貌中的显著特征,然后聚焦图像局部放大观察,加深印象,产生内心体验,从而逐步提高学生抓住事物特征来观察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想象,培养想象力。例如指导学生完成《爱惜粮食》时,投影出示教学图,学生一看到多彩的画面,眼睛就为之一亮。只见画面上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半碗饭,妈妈正在对他说着什么,而爸爸则一脸严肃地坐在桌旁。窗外,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耕种的情景。看着画面,他们马上想象到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伴随着夏天蝉鸣叫的声音,马上将学生带入了酷暑正午的情境。看着画面,学生想象着图中爸爸妈妈和小男孩的神情,想象着彼此的对话以及小男孩所做的。通过对图像细节的进一步观察、想象,学生的心里豁然开朗,一下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有的学生写道:妈妈摸摸丁丁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白米饭可来之不易啊!你看,这么大热天,农民伯伯还在田地里干活呢。这白米饭可是他们汗水的结晶啊!……”还有的学生写道:听了爸爸妈妈的教导,丁丁不经意地抬起头,看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里干活的情景,汗水像雨点一样从他们脸上滚落下来。突然间,他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所蕴含的道理。……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有代表性的声音、多媒体播放录相片断或投影文字片断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断充实写作内容,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借助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想象能力,拓宽学生写作的思路和范围,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