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搞好习作教学
【作者】 胡永祥
【机构】 贵州省七星关区青场镇青场小学
【摘要】写作是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值学生各项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在此时做好学生的作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可谓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年龄原因以及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足,学生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教育。本文笔者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写作技巧进行论述,旨在为更好的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 技巧;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重在一个“习”字,要求不宜过高,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愿意写话,中年级重在个性表达,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观察、发现,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在言语上说真话,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结合个人写作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对小学写作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一、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的多彩生活,为写话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因此,语文写作教学要对准生活,让学生自觉投入到生活中去,开拓视野,让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不断增强表达的欲望。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也会随之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学习天地,创设体验的实践载体和平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活、激发情感。如,可在写作前,结合日常的课外活动,多组织学生搞一些相关的趣味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全景式的观察与体验,全身心地去体会、感悟、挖掘最熟悉、最能打动心灵的东西。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要教学生描写菊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视觉,亲自去观察菊花的形状、颜色;通过嗅觉,亲身去闻菊花的花香;通过触觉,亲手去摸菊花的实体;通过味觉,亲口去品尝菊花的滋味。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加真实,更加洋溢真情实感。
二、精读范文,积累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最佳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结构中,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用心去体会、感悟范文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分析、研究课文,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从而掌握文章的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写,分别抓住了每个地方,每个季节的景物特点,以总分总的方式成篇的写作技巧。这样,使学生积累写作方法,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三、重视文字训练
中年级的学生,在语言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基本上已经能简单清楚地表述一件事。但是这对于写作来说还是不够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还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字训练呢?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各种词语运用训练和对各种句式的运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在词语运用训练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我在教学用近义词进行词语训练是这样做的:“出示句子‘我马上跑到了体育室观看比赛。’在横线处可填多个近义词,如立刻、赶紧、连忙、飞快……”从不同的词语中让学生感受句子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懂得如何灵活地运用词语。另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句式的运用训练。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去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如陈述句:“他生气了。”疑问句:“他生气了吗?”反问句:“他难道生气了吗?”设问句:“他生气了吗?没有。”等等句式。还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种意思。如:“小花猫打碎了花瓶。”变成把字句:“小花猫把花瓶打碎了。”变成被字句:“花瓶被小花猫打碎了。”几种说法,意思不变,运用在写作上就会变得灵活生动。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训练也是重要的一环。
四、注重真情实感,培养写作能力
根据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和实际经历,使学生运用比较自然的语言熟练表达自己的真实行动和观念,同时有意识的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注意训练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和语言功夫。一方面,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思想深度。填鸭式教育培养的孩子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如何加强孩子逻辑归纳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呢?例如看到春来树木长出新芽,花儿露出笑脸,就可引导孩子树立“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规律”的观念;看到水滴穿石现象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没有积累的过程就没有成功”的观念等等,并让孩子尝试着用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和类比比喻的语言表达方法,引导孩子学习诗化语言。如看到路边的树木,就可以说:树是大地的儿女,树是人类的伙伴,树是小鸟的家,树是阳光下舞蹈着的精灵等等。又如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可以说:鱼儿在捉迷藏,鱼儿在做游戏,鱼儿在赛跑,鱼儿在小河妈妈的怀抱里撒娇呢等等,这样在训练孩子书面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要引导他们投身到生活当中去,写作的素材就是来自于生活,并指导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写下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还能激发他们喜欢写作,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龙慧贞. 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 (05):34——35
[2]王晓燕,孟淑君,邢燕. 作文教学“四部曲”——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中国体卫艺教育, 2010, (0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