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体育教学中“非语言技巧”的运用

【作者】 孟 托

【机构】 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一中学



【正文】

      非语言技能可以传递丰富、复杂、微妙的信息,作为语言的辅助工具,有时候它可以起到语言起不到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能驾驭非语言教学技巧,用那些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的非语言教学艺术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能辅助语言教学艺术,更好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熏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胸襟,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还能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练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修正,调整教学工作。体育教学中的非语言技巧主要包括教师的目光、举止姿态、修饰打扮、表情情绪等。下面就这几方面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目光”传递信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心理交流能力和非同寻常的表现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的讲授,离不开目光的运用,因此,目光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非语言技巧。爱迪生有句名言:“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在体育活动中,每当教师以敏锐而充满洞察力的目光环视学生,将学生活动情况尽收眼底,便能及时捕捉到许多反馈的信息,它能帮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步骤做出适当的调整;每当教师以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正视学生的时候,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鼓舞和激励。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目光技巧,让眼睛说更多的话,传更多的情。下面谈谈运用目光技巧的几种方法。

  1.用目光吸引学生的注意。由于体育课一般在室外进行,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个别学生甚至违反课堂纪律。此时,教师运用语言虽然也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但同时也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批评上,这样分散了更多学生的注意力,无疑也就影响了教学进度。如果教师运用非语言教学技巧去教育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对违纪学生,教师可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着他,在教师严肃目光的注视下,学生就会引起警觉,心领神会,意识到教师在用目光批评他,从而感到惭愧而重新投入到训练之中。

  2.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目光。对那些素质较好并能完成练习的学生,要多用亲切、信任、期待的目光,使他们在练习中充满信心,以利于更加出色的完成动作;对那些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用热情、鼓励的目光,不能用冷漠和不屑一顾的目光。

  3.用目光激发学生的情感。目光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非语言技巧,它能展现教师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充满感情色彩的目光,不但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能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它能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起到净化学生心灵,开阔学生的胸襟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目光说话,让目光的感召力胜过语言的力量。教师从目光流露出的情感,必须是从心底生成的,是自然的,真实的,只有这种目光才能给学生以感染力,那种强装的、虚伪的目光只能引起学生的讨厌。

  二、“举止”调控教学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体育教师说身教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潇洒的风度,良好的体魄,优美的示范动作,强烈的责任感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像舞台上的音乐指挥,也像决战在沙场的将军,要用手势、姿态、站位,面部表情等来调控教学,同时也用它来沟通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教态修养,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姿态。教师的仪表是修养的外在表现,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引导和陶冶作用。体育教师的穿着打扮要美观大方,整洁卫生,在庄重中透露出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和时代气息,在整洁中显示出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工作的责任感,在美观中显示出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真诚,在大方中透露出质朴和随和,让学生感到教师确实真淳可敬。而浓妆艳抹,不修边幅,衣服不洁或奇装怪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也反映着教师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举止姿态要得体有度,要随着教学的进度,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手势或姿态,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都应事先设计好。教师的举止姿态还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这样更利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诱发学生练习的欲望,让他们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氛围之中。

  三、“情绪”引发情感

  教师的情绪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展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由于体育课在室外进行,外界干扰因素比较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情感充分流露,各种思想问题不断出现,导致其情绪变化很快。这时,教师的情绪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很重要,教师要以饱满、乐观、热情、向上的情绪去面对学生,亲近学生,感染学生,不能把低沉、恶劣的情绪带进体育课堂,更不能对学生闹情绪。教师任何低落的情绪都会显得意志消沉,信心不足,对学生的练习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特别是教师做示范动作时,如果情绪不良会严重影响到示范动作的准确性,体力也会明显不支。教师的不良情绪和不规范的示范动作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若学生看到教师做示范动作都显得力不从心,就会对所学知识信心不足。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以良好的情绪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乐观的情绪决定于舒畅的心境和对体育教学的热爱,只有热爱体育教学才会在课堂上有舒畅的心境,只有在心情舒畅时才会有乐观的情绪。面部表情是人的情感体验时的外部表现,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有效手段。让形象说话,同样可以唤起学生的感受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注重运用表情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个适度的手势,一道充满某种情感的目光,一个恰当的表情,一个有利的站位,都会对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体育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作为体育教师应领悟其中的深层道理并在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