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于提高小学低段学生识字效率的探讨
【作者】 杨荣彩
【机构】 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团结小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为我们教师如何有效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探索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教学途径,是很有必要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从识字中获得快乐。【关键词】提高;低段学生;识字效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以看出识字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探索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符合低段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是很有必要的。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达到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我们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我认为,要遵循听得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指导学生在认识“团结”这两个字时,我就引导学生,大家知道我们学校的名字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团结学校”。因为学校名是同学们经常说的,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叫上“团结学校”的校名。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团结学校的“团结”两字,就会将它们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在学习认识“丢”字时,平时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堆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回答没有,这时就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你们看到叔叔阿姨有乱丢东西的现象吗?”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看到叔叔阿姨乱丢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这时就把“丢”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大家“丢”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大家一定要牢记不乱“丢”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二是通过学校环境识字。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在教学“表”字时,每个学校都有“表扬栏”。同学们对上表扬栏印象十分深刻。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我们表现好的时候就会上学校的橱窗,那个橱窗叫什么啊?”同学们就会说:“表扬栏”,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经常看表扬栏,谁知道表扬的‘表’怎么写的?”很多同学都会回忆“表”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表”。 还有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让孩子选购适合自己的图书,不但学会了独立阅读、开阔视野等,还认识了大量的生字。在班级中让学生采用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法”,也值得推广。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三是通过家庭环境识字。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在学习生字“哭”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哭过鼻子,认识“哭”的时候,我就找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家长,一个扮演孩子,当“家长”责怪“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两只手揉着眼睛,学平时委屈时候学哭的样子,引导大家识字,大家在模仿的过程中就轻松地牢记了“哭”字。
二、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定。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有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识字。
1.采用顺口溜趣味教学识字法
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根据字形不同编出顺口溜。如在认识青、清、晴、睛、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日它就是“晴”天;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力。不仅老师自己编口诀,还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编口诀,这样识字就不是一件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充满情趣的游戏,学生乐于接受。
2.采用加减教学识字法
为汉字做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法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
3.采用游戏教学识字法
通过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开火车”识字。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再例如“送信”游戏。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从而全班同学都会记着生字。
4.采用联想形象教学识字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借助给生字配“画”,引导学生培养丰富的联想力,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来进行识字。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候,用肢体动作演示不仅能使孩子理解字义,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如学习“看”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孙悟空往远处看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他是怎么看的。通过观察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看”是由“手”的变形和“目”组成的。又如学习“弯、圆、扁、闪”等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一动手,眨一眨眼睛,这样也可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在识记“林”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了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小手:“这是我们班马林的林”、“我还知道两棵树木在一起就是林,森林的林。”“还是树林的林。”“我知道有很多很多的竹子,在一起叫竹林。大熊猫爱吃竹林中的竹叶。”“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叫林海,因为这些树林很多很多,看不到边,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所以叫林海。”……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丰富的联想。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恰当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教学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
三、注重识字技巧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觉得教师应给学生插上一双金色的翅膀,让学生在知识的蓝天上自由飞翔,自己去寻找更多的知识。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自学的知识是无限的。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培植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引领新课程——小学语文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张捷、王标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2]《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军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人教版的低段教学用书(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4]《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