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恒波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金岭镇邵家初级中学
【摘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如何使初中生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探讨,以期为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一定帮助。【关键词】初中生;德育工作;思想品德;人才培养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才兼备才是新时期人才的标准,因此,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初中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成为初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下面就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做一简要总结:
一、全面发挥课内外训练的整体性
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是课堂教育,而要想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进行整体的改革,则需要将强化道德实践、改革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想要对思想品德学习的内容、方法与形式进行改革,首先要改变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的想法与做法,将课堂外的教育方法如手抄报、课外实践、课外阅读等加入到思想品德教学的范围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认为语文教学的对外扩展是与生活的扩展一样的。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扩展也可以这样理解。只有开放性的课堂,才能保证德育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像学生的日常生活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更能与课外的实践结合到一起,取得更好的效果开放的课堂要做到点面结合,点是课堂教学、面是课外实践,使课堂课外共同作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
二、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创造德育教育氛围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有力的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我们学校也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各类人文历史文化设施,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维护祖国统一、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具有重大作用。通过主题班会、团课、国旗下的演讲、班级板报、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红歌比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文化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每周进行集体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活动,每天下午利用校园广播播放革命歌曲,开展安全防范应急措施的演习活动。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结合各类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体验,组织学生上街进行“法制宣传”、“普通话宣传”、“预防毒品宣传教育”等实践活动。
三、摆正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学校的工作就是教育和教学工作。现在有不少学校、不少老师误认为,教育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教知识,教知识就是分数。导致学校教育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精神,往往事倍功半。造成了师生关系僵化,差生越来越多,校风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怪圈。纵观成功学校的发展史、成名史,无不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杜郎口中学提出了“先育人后教书”的理念,洋思中学首先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般而言,学生的行为习惯规范了,它的思想品德也就到位了,学习也会静下心来。因此,作为一名老师要摆正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教育首先是德育,然后是智育。教学只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德育应该属于教育的范畴。当然,教学中也有德育渗透的任务,不过单纯的德育教育不属于教学内容。德育的实施应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教师的教育,一个是思想品德教学。这两方面应该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四、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心理性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和人生观。为了强化学生的心理观念,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深入积极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学生的心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家庭方面做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在社会上宣传对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发的重视,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力求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够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推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学校在注重学生成绩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不能够仅仅将学习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要求,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行处理自己的空余时间;学生在家里面的时候,脚掌不应该让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家里面看书,应该鼓励孩子多出去转转,让其多和社会进行交流,在社会上面多交朋友,同学之间相互促进,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认真重视社会上面的合理化意见,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
五、时刻注重德育的学科渗透性
学校在对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时候应该讲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教学的时候,结合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思想哲学先驱者;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学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各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串联起来,利用这种关联性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全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应追求“不求人人成才,但愿人人成人”的教育目标,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时候应该注重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出全面高素质的人才,将德育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