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
【作者】 王 敏
【机构】 贵州省金沙县禹谟镇幼儿园
【摘要】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本文从“坚持正面教育,注重耐心说理”、“坚持大处着眼,注重细小环节”、“坚持家园结合,注重表率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和同行借鉴交流。【关键词】幼儿;诚实教育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不愿意与不诚实、说谎的人打交道,因为这种人无法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幼儿年纪小,知识经验缺乏,他们对行为准则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辨别是非的能力及控制能力都较弱,不知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无法抵御他所喜欢的东西对他的诱惑。所以,只要是好吃的东西就想吃,好玩的东西就藏进自己的口袋带回家去玩。还有,不良的教育影响也容易导致幼儿产生不诚实的行为:如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的各种要求、对幼儿缺点滥用惩罚、成人言行的影响等等。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时应注意几点:
一、坚持正面教育,注重耐心说理
幼儿年纪还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诚实教育时,要针对幼儿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耐心说理,循循善诱,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认识并勇敢地承认错误。幼儿有不诚实行为发生时,我们一定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大声训斥,否则,幼儿就会因为害怕或逃避责任而不敢承认错误甚至说谎,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耐心说理远比惩罚批评好上百倍。在一次绘画课(画大象)后,我照例去检查幼儿美术作业袋,发现王豆豆的袋子里没有作业,本想直接训斥她,但我还是耐下心来准备调查一下,希望她主动承认。于是我问小朋友:“今天装了美术作业的小朋友请举手。”“唰唰唰”全班孩子都举起了手,我顺势看了王豆豆一下,只见她心定神宁,脸上散发着自信,完全没有要承认的意思。于是,我直接问了出来:“那我怎么没看见王豆豆袋子里有今天的画呢?”孩子们听了,立刻将目光集中到了她的身上。王豆豆气愤地说:“我是画了的,我画的大象鼻子朝上在喷水,我还在画的背面写了我的名字,肯定是有人把我的画拿了。”她说得理直气壮,眼中闪烁着委屈的泪水。我产生了疑虑,难道真有小朋友做出“调包”这样的事情?而此时,其他孩子都“不是我,不是我”的纷纷为自己澄清,还有个别孩子建议我用惩罚的方法来查一查。我没有同意,我想这样做只会使犯错的孩子增加压力,产生顾虑,而丧失承认错误的勇气。于是,我告诉小朋友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犯错误,犯了错,只要懂得勇敢的承认和积极的改正,那么还是好孩子。如果拿了王豆豆画的小朋友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你们会原谅他吗?“会!”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贝贝还说:“改正了错误的孩子我们还是会和他做好朋友的。”“好,老师也不批评他,也会原谅他,还会表扬他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敢精神。”经过一番善诱,只见马宵小朋友慢慢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低着头,轻轻地承认了错误。我微笑着说:“小朋友们,马宵勇敢吗?”“勇敢!”“那我们为他鼓掌吧!”马宵小朋友在我们的掌声中羞涩地笑了。
幼儿生活在集体之中,热爱集体,依赖集体,集体的肯定会使之感到温暖、快乐、充满信心,必须让幼儿树立初步的集体观念,知道个人的行为与集体的关系,并运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幼儿做诚实的孩子,这是很有效的方法。
二、坚持大处着眼,注重细小环节
诚实的品质绝不是靠几次说理教育就能形成,而应该在劳动、学习、游戏及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进行培养。要求幼儿认真劳动、学习,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教育幼儿在任何事情上都说实话不说假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幼儿郑重地把他们捡到的各种东西交给老师,如一粒小钮扣、一张小纸片、一枚别针、一条橡皮筋等这些成人眼里的“废品”幼儿却视为“珍宝”上交,这些“珍宝”对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不起眼的东西,而是他们身上诚实品质的萌芽,因此不能把它当做一件小事,而要对幼儿这一行为表示赞赏,要用慎重的态度,认真处理这些东西,不要随意乱放。比如小朋友在地上捡到一毛钱的硬币,把它交给了老师,若老师用欣喜的口吻表扬他“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并郑重地将硬币放入专门装拾捡物品的“拾物箱”,孩子会笑着跑开,美滋滋地向同伴宣传他做的好事。毫无疑问,教师的表扬,会激发幼儿做个“诚实的孩子”的愿望。一日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小事数不胜数,但正是这些点滴小事影响着幼儿,教育着幼儿,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诚实品质。
三、坚持家园结合,注重表率作用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父母的希望,教育好幼儿是父母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我们老师在搞好幼儿园诚实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与家长的配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的不诚实行为。要求幼儿做诚实的孩子,首先成人应当诚实,应从小事做起,如果在孩子面前无意做错了事,说错了话,都应及时向孩子说明并承认错误,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轻意许诺,开空头支票,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坚持做到,而做不到的事则不说。我们老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要求他们要珍惜孩子的真话,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意识到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可能说出真话,告诉他们要想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一定要身体力行,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教会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我们老师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一定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幼儿、家长和社会,提高公信力,做诚信的表率,并将诚实守信落实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上。平时,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寓诚信人物、事件等于课堂教学之中,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质。既不能认为幼儿小,不懂事,迁就孩子,或听之任之,又不能大惊小怪,把幼儿的偶然过错和罪犯的行为相提并论,委屈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要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不损害孩子自尊心的情况下,经常掏掏他们的小口袋,发现不是本人的东西要认真追究,并监督孩子还给别人,我们老师只有当好家庭教育的参谋,才能使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要求相一致取得理想的效果。
父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幼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在幼儿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不但言传,更要身教。只有树立好教风,就能形成好园风,对幼儿的教育就能“润物细无声”。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时,要仔细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根据幼儿的特点,请家长配合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我们深信,只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们是会形成诚实的好品德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4年第04期
[2]巩思良;章淑英精心育幼儿[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