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话题作文浅说

【作者】 达 吉

【机构】 青海省循化县教育局



【正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很强的训练。既是语言的训练又是认识事物的训练,如何训练学生的写作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下三个环节来进行粗浅分析;

  一、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从材料在整个命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指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特定的观点的载体。也就是说,前者的材料只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来,至于就这个话题说什么样的话,定出什么中心,原材料对于话题没有直接的约束力,材料与文章是疏远的关系,而材料却是写作内容和立意的重要依据,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也就是作文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密切的关系。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话题作文的关键是必须围绕话题,而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紧扣材料。

  二、话题作文的两个特点

  1、话题作文内容不限,而命题作文在选材和立意上往往都会有很大的限制。命题作文一般情况下都强调内容必须紧扣题目,有的题目还对文章做了硬性规定;材料作文则要求“准确理解题意”,不得脱离材料,写议论文还必须把原材料的内容放在文章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这就是如同让学生在一潭死水里划船,不会产生多大的波澜。

  话题作文则是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调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故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积累生活经验,就是积累作文素材,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素材来写文章,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激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提倡和鼓励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给学生在选材和立意上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在选材上尽可能地我们熟悉的材料信手掂来;在思维取向上尽可以驰聘万里,纵横八方,要让学生极大地调动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乐趣和创新能力。从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佳作。

  2、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命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总是在文体方面作出限制,或要求以叙述为主,或要求以议论为主,或要叙述结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而话题作文则是淡化文体,放宽对文体的要求,直到文体不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大胆地写实用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也可以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童话、寓言小品等。从写法上说,学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或自己的擅长爱好,或想象,或对比,或象征,或以小见大,或叙述,或议论,或描写,或抒情。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的写作个性大胆放宽地自由发展。

  三、话题作文的要求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它表现为;思想观念的开发和言论自由的开放,除重大政治问题和道德准则问题以外,不管褒或贬,只要言文成理均可;题材的开放,不论古今中外、社会、自然、现实、虚拟。只要关涉话题均可入文,文体的开放,不论记叙、抒情、说明、议论、乃至文学样式的小说、诗歌、剧本、相声都不能作限制。那么怎样才能将作文纳入话题的规范呢?1、准确地把握话题作文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话题作文的要求,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一样的要求,这对涉及语言的准确理解是语文知识的基本素质的体现,也是长期积累素材和修炼写作的结果,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方法问题。2、切入话题是体现话题的写作意识,用明确的语言表述内容准确地扣到话题上来,思索要话题为原点来展开,使自己找到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从“神”、“形”两方面都符合话题的要求。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并且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真情实感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