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 罗 勋

【机构】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乡初级中学



【正文】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应该是培养能力的最理想的场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可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进行。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重在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但是,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预习形同虚设。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前阅读的指导。首先,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布置阅读作业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提几个有吸引力的问题或者做几个现象十分明显的实验,从而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要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其次,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阅读的要求,阅读要求要具体明确,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如在开始时,可将要求编成具体的问题交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一段时间后可将这些具体问题缩减成阅读提纲,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逐步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并进行总结;另外,要加强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或不定期的检查来发现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要求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课堂阅读重在教会阅读方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时,首先要重视课文中的文字叙述,但更要重视表格、插图等非文字叙述的内容,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化学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据,化学课本中的插图由于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能使人容易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因此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各种表格、插图。其次,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许多学生在阅读化学教材时,十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能熟记,但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导过程不清楚,对化学实验的结果非常了解,但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原理不够清楚等,所以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必须要求学生重视对化学过程的正确理解,看书不仅要知道结果,更要的是要知道过程。

  课后阅读重在提高阅读能力。课后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新闻记者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也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牢固地掌握好本节课文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在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布置这样的阅读作业时,一般不要再布置其他书面作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归纳;其次,在课后的阅读指导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一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疑点、发现问题,二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要多联想、多角度思考。再次,在课后阅读应重点指导学生分析应用知识,一般情况下,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然后再利用有关课外阅读材料及信息给予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配合有关教材内容,让学生阅读、练习这些题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求解,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学科,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使他们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实验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也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化学实验的能力。其次,化学实验是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构成一个整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的体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这时,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第三,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行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实验总结和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的以科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试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当然,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化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总之,培养学生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未来出发,扎实地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