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低段说话写话训练初探
【作者】 唐建华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八中小学校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幻想是儿童感观世界的方式。【关键词】写话;儿童;语文课程标准;练习;引导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下面是我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方面的一点尝试:
一、指导观察,培养学生说话、写话兴趣
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的。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写话素材。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我就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块生物角,让学生亲手在花盆中种上大蒜,由专人负责,浇水施肥;买个金鱼缸,养只小乌龟,养两条金鱼,定时喂食。空余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看看大蒜有没有发芽了,逗逗乌龟,喂喂金鱼,让学生提高观察的兴趣,并随时指导观察方法。过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果不其然,很多学生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乌龟的样子,脖子和腿怎么伸缩的。有的学生详细记载了大蒜从种下到发芽经历了几天时间,叶子颜色的深浅变化。还有的学生是这样写金鱼的:我给金鱼起了个名字。一条叫水泡眼,因为它的一对眼睛就像两个大水泡一样鼓鼓的。另一条叫黄金衣,因为它全身披着金黄的鳞片。两条金鱼成天摆着扇形的大尾巴在鱼缸里悠闲地游来游去。……正因为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才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当学生观察到的东西有限时,我把观察对象带进教室,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写话。我的方法是运用多媒体的网络环境。多媒体网络不仅有静态的信息,还有许多动态的信息,让人能随心所欲地看到想看到的各种数据媒体信息及现实实况。它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简化了学习的复杂性,提高了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课文进行训练,把“炼句”做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的词语,结合课文具体内容,指导学生改换句式,从不同角度进行训练。比如《幸运的小海豹》一课中“感谢”一词,其原文是“它嘴里愉快地叫着,好像在感谢救命恩人。”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改换句式,结合课文内容用“感谢”一词来说话。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小海豹愉快地叫着:‘真感谢你啊,救命恩人。’”再比如,《骆驼和羊》一课中有“长处”一词,原文中开头部分有这样的句子:“骆驼很高,羊很矮,骆驼一抬头就能吃到墙外树上的叶子……”后面有:“高有高的长处,矮有矮的长处……”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用“长处”造句,比如:“骆驼能吃到墙外的树叶,这就是骆驼的长处。”这样既联系了课文内容,又运用了给定的词语,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这种语言能力的训练非常容易被教师忽视,往往是课文读熟了,生字会写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其实主要的语言能力训练并没有在课堂上得以体现。
三、手脑并用,在实践中完成综合
写话本身综合多种学科,动手又动脑的优势。生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人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肌肉和关节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运动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则担负着随时监视这一运动的职能。大脑不但要发动时的决策,而且要综合由神经系统传入的、动态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再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肌肉和关节进行不断矫正,从而使人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合乎规范,越来越准确、精细。由此可见,只有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整合,才能充分开发儿童的潜能,使他们心灵手巧。通过不同形式的动手写话练习,建立书写中枢与语义中枢的神经联系,并形成比较牢靠的快速反应通道,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四、加强阅读指导,适当地增加阅读量
有人把“读”比作蜜蜂采蜜,把“写”称作蜜蜂酿蜜,这个比喻不仅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还说明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低年级学生在掌握了拼音这套识字工具后,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首先加大阅读量,以注上拼音的课外儿童读物为主,以报刊为辅。每个星期的一节课,我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圈划出好词佳句,并记录下来。变单一的、毫无目的地看书为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过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扩充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为写话训练储存资源。
总之,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茂川;两个小学生对话的启示[J];安徽教育;2008年03期
[2]滁县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安徽教育;2010年05期
[3]翟宗惠;我是怎样引导学生作文的[J];安徽教育;2001年06期
[4]焦迅;在精心耕耘过的土地上——安庆市人民路一小校风散记[J];安徽教育;2003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