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 魏建太
【机构】 贵州省七星关区小吉场二中
【摘要】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核心。一个学生英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能力的强弱。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关键词】阅读理解;英语能力;词汇量
阅读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学习的手段。它具有深厚的理论及实践的基础。阅读也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它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阅读时学生直接面对的是语篇,其组成及其规律对阅读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语感是指不通过反复思考就能感知语言含义的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感能力,能够快速而正确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准确地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结合课文教学,有意识地选择课文中一些语言规范、语意新颖、词语搭配较好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些句子在结构和意义上的有什么特点,并结合具体语境体察语句的适用范围,教师相机给予点拨。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不是对单个词汇感知,而是整体感知。阅读愈熟练的学生,他们的眼球运动就愈快。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可采用限时阅读、直接理解原文、不经翻译等方法,要指导学生改正回视等不良习惯,还要增强和丰富学生阅读时的思维预测定势,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决定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是迅速准确地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依赖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要依赖对人脑思维预测定势的充分利用。对学生进行推理判断技能的培养,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增加,使学生对事物发展过程形成一个逻辑推理的定势,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广泛搜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我在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材料。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外国音乐,国外家庭教育,服装与礼仪,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语境悟义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境悟义的能力,使他们“推敲特定内涵,洞察深层意义”,准确地认知文章所表达的信息,推敲其特定的内涵,洞察其深层意义。所谓特定内涵,是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而词语的深层含义则是从表达效果上体现出来的一种隐含信息。由于它们往往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所以大都无法从字面上或从单个句子的理解中“一眼看出”。因此,我们只有引入系统理论,引导学生运用系统的观点、联系的观点阅读才能奏效。如要求学生阅读时,不要逐词逐句地译为汉语,而要努力去理解全文大意。如果遇到生疏的或意思把握不准的单词,要尽量猜词悟意,即运用上下文的线索推测生词的字面意义,悟出词语在句子或段落中的特定内涵。通过分析比较文中的相关信息,并以它为突破口,去把握和体味语言的内在联系,从这种联系和区别中体会其深层含义。
四、指导学生做好阅读中的各类题型
我们从生活中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许多知识已相当熟悉,如若文章叙述的内容已比较熟悉或很了解,就可一眼扫过,然后直接做题,同样文章中存在的熟悉的部分,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把时间节省下来,提高速度。
因此要指导学生:
1.首先弄懂文字材料、图表和图形。对图表或图形中使用的简称要了然在胸,如果涉及地图就要辨清地图中的方位。
2.整体把握,分析文字和图表或图形之间的联系,对于地图要正确理解哪里和哪里联系。
3.利用史地和数学等知识来进一步理解文章和图表或图形,进行逻辑推理或数据计算。
另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和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教师只注意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容易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急躁、焦虑、恐惧、恼怒等负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效果,进而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干扰作用。如果它们持久地存在于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势必影响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完全必要的。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