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教师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
【作者】 柴油喜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阿弓镇尚寨小学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影响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数学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表现形式、作用等,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形成积极、丰富的教师情感
1、树立敬业精神、提高思想素质
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对学生及所讲授知识的态度的自然流露,因此要形成积极的教师情感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使自己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热爱数学教学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具有优良的敬业精神,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热情和兴趣,只是人云亦云、随随便便,这样的教师一定很难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同样,态度冷摸,课堂教学表现得很不耐烦,只纯粹为完成任务而上课,所上的课肯定会让人索然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倦感。
显而易见,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态度的情感表现不同,其教学效果必然不同。教师只有将所授知识倾注以自己的感情,才能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讲:没有爱、没有敬业精神,讲授就不会带有积极、鲜明的感情色彩;相反,如果数学教师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处于病中,本来脸色苍白而消瘦,但一上讲台,却显得年青活泼情神焕发、热情洋溢、笑容可掬,那么上课时定能感情投入,定能“以情发声”、出言动人。
2、调控感情、进入角色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若带着烦恼情绪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忧虑不振、无精打采,教学效果必将很差;相反若教师抛弃个人所有的不快心境,面对学生的各种违纪问题、错误态度泰然处之,始终以热烈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从事数学教学,以亲切信任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以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以点拨和启迪。由此必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3、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发挥教学艺术。
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住的逻辑推理。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求得优良的数学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师情感的作用
数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形成良好课堂气氛、强化和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及技能的熟练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师生应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动力,从而实现教师对他的期望;反之若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漠不关心,甚至蔑视、讨厌,学生往往会对学习数学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情感容易产生迁移效应,具有极强的感染作用.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2、形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课堂气氛是通过师生间与生生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心理状态。
师生间关系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而教师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数学课堂气氛,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对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一若数学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对学得好的学生给予赞赏,对差生则时时给予鼓励和热情帮助,使整班学生都感到教师是学习上的伴侣和热心朋友,必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此外课堂教学时注重发挥教师情感的感染作用.适度向学生袒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引起情感共鸣,形成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交流,也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爱专业、爱学生,上课要心情愉快、情感激昂,真正从教师的情绪上给学生一个奋发向上、如饥似渴的学习感觉,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