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优化课堂情景,创设互动合作

【作者】 王昱中

【机构】 青海省循化县街子镇查加小学



【正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还要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一、创设“质疑”的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专注到学习中来。然后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带着求知欲望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不断地迎接创新的挑战。

  质疑的方法有:课题质疑,如《穷人》看课题质疑,结尾质疑〈青山不老〉最后一句:我感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学生质疑,…在到课文中去学习感悟,抓住文中几句来质疑,如《鸟的天堂》,找到带有鸟的天堂的字样有四句,然后引导发现,质疑,为什么有的带了引号,有的没带。这也是理解最后一个重点句,重点问题所在。然后展开教学,最后学完了还要回到问题上来?。不同的课文细心就会发现学生质疑点所在,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创设好质疑的情境。

  二、创设“表演”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要做到人人参与,互动面要尽量广,不要只局限于一部分优生和教师对答互动,而要顾及到中下水平的学生。在表演中,教师只能做一名普通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如这些课文《坐井观天》《纸船和风筝》、《我是什么》《铁罐和陶罐》高年级的作文说明一种电器等,通过表演,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三、创设自主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材的开发性,教材的空间,就是留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创造的空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教师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学生创造性的诱因,学生的创造性是教师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当然这不是全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那就发挥长处让语文教学发出灿烂的光彩。

  注意新课标对各年段的要求,既要努力贯彻,还要注意年段的衔接,如:新课标对默读的要求…….对理解词语的要求……

  语文教学离不开各种读,师生合作读,指明读,齐读,分角色读,默读,小声读,当然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语文教学要贯穿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理解词语的方法,背诵课文的方法,能读出感情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生字的方法等。

  简单的说,一堂语文课方法就是:语汇积累、语言感受、品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