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作者】 杨晓红
【机构】 新疆伊犁昭苏县乌尊布拉克乡学校
【摘要】通过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其中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接纳学生的差异甚至错误,必须保证学生质疑、提问的随机性和充分性,思维活动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结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语言表达的自主的畅通;要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善、宽容,同时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建议,达成师生共享经验、知识、智慧、意义和价值,最终使学生学会并乐于学习。【关键词】自主学习;英语课堂;学生
英语教师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使学生学会学习,是英语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要实现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规定学生在知识、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现状和潜能制定发展的目标。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的选择,要立足于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要更多地尊重学生个体的意愿,教师更多地是进行指导、帮助和促进。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都有其独特性,要因人而异。
2、创设自由讨论的学习氛围
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师要适时安排课堂研讨的教学环节,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疑难时展开讨论,发展学生思维;争执时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的目的。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心灵上的自由、教学上的民主,及时调控和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自我尝试、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选择,最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愉悦感,使学生在自主的课堂中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给学困生机会,使他们在教师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中,产生学习的希望和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愿望。
总之,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接纳学生的差异甚至错误,必须保证学生质疑、提问的随机性和充分性,思维活动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结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语言表达的自主的畅通;要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友善、宽容,同时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建议,达成师生共享经验、知识、智慧、意义和价值,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但也要明确,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决不是取消教师的讲授,教师讲授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警惕在提倡教师转变角色、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时,完全否认教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指导作用的倾向,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实施小策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一些策略的运用。以下列举几种小策略以供参考。
1、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疑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学生解疑的动因和兴趣。有的教师就采用在讲授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的做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
2、预习法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用碳素笔把教科书图画得乱七八糟,分不清重难点。笔者曾尝试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出重难点以及单词、短语、句型,指导学生学会良好的预习方法。预习一个模块,课前学生先看词汇表,听读这个模块的新单词,读的时候一边指一边跟读,这样眼、耳、手密切配合,学生能基本会读单词。然后再返回课文听录音,不看词汇表凭记忆用彩笔涂出新单词,这样既考查了单词学习的效果,也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进行又一遍记忆,强化了单词记忆的效果。
3、笔记法
预习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记英语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为学生读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由小组轮流在课前板书本小组找出来的重点单词和句型,课上其他小组补充板书,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决定本课的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标记标出。如短语用红色的直线标出,句型用红三角在句子的前后标出,并用不同的序号区分短语和句型,如短语用1、2、3等,句型用①②③等。这样,学生每学完一课都能留下清楚的标记,便于以后复习。
4、任务法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习得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科学设置任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说:“能思考的人,才是力量无边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策略,以此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郭跃进.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新课程、新理念下的现代基础英语教学.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