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作者】 杜忠玉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



【正文】

      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法指导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法指导。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学法指导,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2、针对性原则。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高中生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

  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4、及时巩固原则。

  及时巩固原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等是数学特有的表现形式。教学实践表明,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迁移应用。

  二、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策略与方法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由于高一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同学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要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熟练的程度。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

  3、指导学生选用科学恰当的学法。

  高中数学学法中,学生必须掌握常见的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归纳法、记忆法等。

  (1)、比较法。

  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注意分组、对比,就容易搞清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如:概率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对相似问题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如不等式问题中:通过比较可发现,上述问题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是函数的最值(范围)的求解。

  (2)、分类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有关知识进行科学分类(分类随标准而异),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例如,研究幂函数fx)=xα,α∈Q的图像特征,可首先确定第一象限的图像,抓住直线的图像特点,然后再根据函数性质确定完整图像,而第一象限的图像可根据α的取值进行分类。

  (3)、类比法。

  数学中有的概念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根据这些相似性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利用类比推理法大胆推理。如:由平面向量知识到空间向量知识;由平面几何知识到立体几何知识;一元到多元问题。

  (4)、归纳法。

  数学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一段知识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单元总结可用提纲法,而期中或期末复习更适应于列表法。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在研究教学的教的过程中同时,要不断给学生的学法加以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每一个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