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点滴
【作者】 张道娅
【机构】 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弄联小学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绝大部分都在课堂中完成,所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个人认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虽不能找到固定模式,但可以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一、教学观念最新化
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先进,再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使用起来也是僵硬的。在教学中努力实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做“火柴”不做“蜡烛”
做点燃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火柴,用学生自身的燃烛照亮自己的心灵;教师做“律师”不做”法官”,不给学生任何定论,而是通过猜想、假设等交流讨论实验来印证得到结论;教师做“农民”不做不做“园丁”,教师不做修剪工,而是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和空间;教师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做学生的激励着让学生自己奋力前进;教师做“主持人”不做“主讲人”,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成为课堂舞台的主演者,实现课堂的整体优化。强化学法指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课标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明确,对指引教师导和学生的学起定向作用。对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有协调作用,对减轻学生因题海战术而盲目训练所造成的负担有提高效率作用,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稳步提升作用。因此,要依据教材内容定出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方面:结合直观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力方面:能应用分数表示图形里的阴影部分,能在图中画出阴影部分来表示分数,在线段上标出一定的分数;情感方面: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做到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样就能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效果。
三、教学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法促进学生的学法,学生的学法决定教师的教法。教学方法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主要影响。所以,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有效教学方法体现在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产生强烈地求知欲望,跃跃欲试,有强烈地吸引力和感染力,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所想所为,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的舞台。并且将所学解决客观事实中的问题。虽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做到趣味性、游戏性、多样性、实效性、艺术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有效使用媒体卡片、小黑板、实物等,合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收录机、幻灯、电脑图像等,做到艺术地进行学科内容的整合,充分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课堂结构高效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师一言堂的单向结构,发展到师生互动的双向结构,又优化到师生、生生交流的多向结构,课堂结构的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自然生成,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学习的质量,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等,决定着课堂结构的高效化。
六、基本训练序列化。
夯实双基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加强基本能力训练,首先确定基本训练内容,其次训练时间、数量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再次,习题编排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给每个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心编选练习题,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上述六项要求体现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符合课标要求,集中了有效的教学经验。实践证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