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吴克敏

【机构】 贵州省遵义县团溪中学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那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主体意识;有效培养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教师要主动迎接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呢?

  一、数学教师必须树立创新的教学思维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受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树立创新性教学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上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在教学手段上创新,给学生以启迪。

  一提到创新教育,有些人往往想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这是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符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教师必须通过挖掘教材,高效驾驭教材,把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1.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能力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比如,学生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敏感好奇,有想发表自己见解的强烈欲望,这时应给学生“说”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师生一起搜集、讨论、分析,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或最佳方案,或是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建立新的学说,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要克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独树一帜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肯定和支持。中央电视台曾有一个“异想天开”栏目在鼓励想象和创新方面起了先导作用,我们的基础教育不妨学习和借鉴一下。

  3.要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辩证思维的训练。可通过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练习,或者让学生独立解答,或者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鼓励他们大胆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说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不强求一致的标准,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答”,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将答案和盘托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训,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勤于钻研教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学生生活带来的美。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一些趣人趣事,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四、巧编习题,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练习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得天独后的条件。练习题的精心设计,既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新。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的传统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对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习题和例题。

  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化,能增强学生趣味性的习题,如改错、抢答、判断、猜谜等,通过这些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变学生由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增大练习面和知识面,还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重视实践活动,发展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多少科学成就,多少发明创造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活动和实践操作才获得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练习和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和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只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尝试、讨论、练习、探索和创造,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