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运用“尝试教学法”

【作者】 付志刚

【机构】 青海省循化县高级中学



【正文】

      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既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学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尝试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然后通过综合反馈,让学生自己检测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适应学生,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证明,尝试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

  一、创设尝试学习法的条件

  1、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青年初期,其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上。他们在学习各种材料时,逐步学会逻辑加工的思维方法,有意识的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分类归纳系统化,能概括出原理、原则和规律,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对已有结论持批判态度,喜欢怀疑争论,但并不固执已见,愿意接受有事实、有理论、有说服力的分析论断。在认识活动中,强烈需要别人对其自身认识能力的尊重和肯定,喜欢独立思考,并勇于进行尝试探索,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先试后导,尝试中学”成为可能。

  2、高中生都具备与其水平相应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参加过一定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再加上现代传媒和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了大量的与物理学习有关的现象、过程和事件,形成了关开某些现象和事实的前概念。这些都是进行物理尝试的潜在基础,且学生经过十年的学习过程和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分析、探索物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了物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初步具备了物理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物理认知结构,为尝试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尝试学习成为可能。

  二、巧妙应用尝试教学法

  l、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物理教学(或学习)往往都从观察实验或实验操作开始,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本身就与“先试后导”不谋而合。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学物理的内容,从逻辑关系来看,知识与知识之间多为下位关系和上位关系,其欠是并列关系。这就决定了学生进行尝试学习时,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进行合理的难理、分析和类比,有助于学生依据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尝试探索与思考,实现对新问题的同化或顺应,使尝试成功。

  3、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从物理概念转变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数学表述手段为理论与实践(实验)开辟道路,使物理学的结论可随时加以严格检验。像数学一样,物理问题多数都能依据公式或定理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辞答,这样就能使尝试的问题便于设计和操作,使学习过程中”以练为主”成为可能;另外.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种,但结果是唯一的,因此尝试是否成功的尺度和标准易于掌握,容易进行信息的反馈和评介。

  4、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和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学科。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社会生产各部门特别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基爱:物理学科的重要性、问题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常见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举,激发尝试动机,从而实现真正的学习。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

  三、尝试教学法的优点

  1、从我教的三个班比较

  (1)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级。

  (2)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

  (3)学生评教情况的教改调查问卷表明:尝试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

  2、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原因何在呢?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对尝试教学法的理解,着重阐明两点:

  (1)培养能力有机的融合

  尝试教学把知识的传授寓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总要伴随着人脑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要进行联想回忆、类比分析、抽象归纳、发散求异、集中求同、拓展创新,由于教学程序的颠倒.思维总是先从自己开始,不再盲从和顺应别人,每一次尝试的成功与失败,学生都能评价自己思维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自省作用.强化巩固正确的思维方式,吸收弥补自己的思维缺陷,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水平,同时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解决问题时,总要首先选择方法,形成解题策略,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由一般到特殊,或用归纳推理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或用整体分析的方法,或用解剖隔离的方法、或用实验的方法、或用想象推理的方法、假设的方法、反证的方法、数学的方法,或进行状态分析,或分析物理过程,方法总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尝试教学主张”以练为主”,恰好把方法的学习落到了实处。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

  开放的教学氛围,有趣的物理问题和情境,合理的教学程序,老师有启发性、鼓动性的引导与调空,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积极的思考和学习,主动的参与每一个学习过程。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也是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尝试教学法符合认知规律

  1、该过程就是围绕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创设物理情境,使学生在尝试问题的引导下,运用一系列手段展开探讨和研究,并逐步感知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若能安排实验,则让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与观察,记录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该过程为实验尝试。尝试教学中应多增加一些学生实验,或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探索性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增强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学会科学的思考,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自然观。

  2、在尝试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归纳和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完成同化和顺应过程,引起认知结陶的重新组合(此为抽象性尝试。这个过程是在尝试问题的引导下,先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发散与抽象,初步形成对问题理解和认识,然后由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回答、讨论、老师讲解对学生的问题或困惑,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或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引导学生把问题讨沦清楚。也可能边讨论边做实验,或用其他教学手段加以展现和启发。

  总之,“尝试教学法”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探究,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发展,学生的爱学、乐学、会学,自学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它把传授知识、落实方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且落到了实处。“尝试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不断发展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