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作者】 谭礼周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镇新民小学



【正文】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与语文课比较,显得枯燥而抽象。当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的老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一、在导入环节中的作用

  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利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创设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恰当、 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 、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还有巧设悬念导入。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 厚兴趣。故事激趣导入。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征,我充分利用录音的优势将一定难度的题目 编成有趣的小故事。启趣谈话导入。就是根据低年级的儿童对彩色图画的敏感, 对小动物的偏爱,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欲望。利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关键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但不管采用什么 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起到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 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操上的满足。

  二、在学习新知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利用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导向性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运用电教媒体,破疑解难。在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会新知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如果能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恰当利用电教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渲染气氛,震撼人心。在重点、难点处,采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会新知识。而且新授结束后,如果学生兴趣犹存,还可以运用灵活的电教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课内练习是很好的方法,能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通过学生思考练习,达到认知结构清晰的目的。 在应用题教学中,发挥投影能增大练习密度,变化丰富等特点,使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图多编、一式多编等练习形式充分利用。通过灯片投影,能组织大量的变通题,起到了小黑板难以起到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练习密度增大,学习积极性提高,练得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师可不必布置可少布置课后作业,减轻了作业负担。

  三、发挥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一节课,讲台上摆满各种教具,收录机、投影机、电视机等都用上了,教师讲课热闹得很,就像变法戏、玩耍杂,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 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 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电脑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字、图片、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相配合来阐释课本的内容,使“静”态的课本知识和内容“动”起来,这就使课本的内容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员的交流,师生互动往往会变成教师单方面的教,学员单方面的学,这样的多媒体电化教学反而会造成事倍功半,因此,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上的知识,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只有把这些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打破学生平静的思维状态,激发其思维转向活跃,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发现、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