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职院校语文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者】 葛西艳
【机构】 黑龙江宝清技工院校
【摘要】阅读能力对于中职生以后的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目前来说,中职生的教育方式和技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老师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以后的职业性倾向较强等原因没有给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中职教师应该及时的改变语文课堂上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接班人。【关键词】中职老师;阅读能力;兴趣
中职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往往并不是很高。然而当学生到社会上时往往会因为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较低而受到影响。所以中职老师要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就业基础。
一、创设情景,融入感情
当学生在阅读时,只有融入了感情,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能与作者达到同一频率。而让学生单纯的融入感情事很难的,中职老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时,很多学生没有见过赤壁的真实样子,老师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介绍赤壁的视频。让学生如苏轼般亲临赤壁现场,感受赤壁的那种壮阔雄伟的感觉,这样学生再去阅读《念奴娇》这首词时就能很容易的融入其中,领悟苏轼当时的真实感受。
二、 讨论式教学
中职生对于很多事情不像高中生和初中生那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很独特的见解,而这种想法很有可能就会让其他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在课堂上中职老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让中职生交换彼此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以此开阔学生的思路,对文章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且课堂讨论模式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言平台,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这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老师要仔细倾听学生讨论的内容。中职生自控力不高,在讨论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偏离主题,因此老师要确保学生讨论的内容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并且在学生对文章理解上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纠正,防止学生的理解偏离教学中心。对于讨论的方式,中职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然后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辩论。学生刚开始的意见不可能是统一的,但是通过辩论后也许会出现统一也会出现继续的两个极端。但只要言出有理,都是正确的理解。这种辩论式讨论能够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课文和理解的能力,学生在一次次的辩论中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会有自己真正的想法。这种讨论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不宜少于3分钟,否则时间太短学生没有办法真正做到交流,时间太长会浪费课堂有效时间,学生也很容易渐渐偏离主题。老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时间,既不能浪费课堂的有效时间,也不能让学生交流不到彼此对文章的真实感受。
三、 创新阅读
1、 用于提出质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对于同一篇文章而言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统一化,每个学生读完文章后得出的结论应该都是相同的。这局限了学生的思想,也对学生以后到社会上的创新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利。新课标的改革,要放飞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在阅读上也是如此。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质疑,展现每个人对文章理解的不同,如此学生才能更喜欢阅读,阅读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
课堂上的很多文章对于学生来说是存在一些疑问的,而这些疑问恰恰就是打开学生创新的思路点。而中职生在课堂上却很少进行提问,老师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也无法进行创新。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课,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是为了激励别人还是为了激励自己,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什么心境?这种创新的质疑提问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这样问题的提问,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能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阅读后的读书心得
学生在每读完一篇文章后,都会有一些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见解。因此老师可以在一些课后安排学生写读书心得,把他们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写下来。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阅读时要认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真实内容,然后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种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这种训练进行多了,学生再进行阅读的时候,就能够很好的在大脑中勾勒出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段落大意,为之后的阅读题目提供了基础。而且能够很好的开阔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 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能够很好的打开学生的知识面,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详细的了解。课本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但是通过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获得无限的知识。老师可以自己寻找素材,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收集,这样还锻炼了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课外拓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的增加阅读能力。
总结:中职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讨论式教学和创新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艳.激活中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