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田 波

【机构】 贵州省湄潭县湄潭中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以实验探究为基础,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目的的化学教学来说,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培养;创新能力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创新能力是现代新型人才的标志。正如江泽民所言:“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化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去做前辈们没有做过的事,更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新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要创造一定条件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模仿、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判断、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归纳出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设计成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多动脑,多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正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主要从以下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1、善于采用开放宽松的教学形式。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发挥创造性思维,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体,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特别狭窄,一直只是按照老师实现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常常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大多数同学发挥他们聪明的才智。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多问为什么。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的问题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愉快。教学的效果明显好一些。

  2、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气氛,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如用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做喷泉实验,探究钢铁生锈的条件,H2Cl2的爆炸实验等等。我们可以把小小的实验设计、改进,使学生迈出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脚步,同时使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通过组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外的更大空间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的专长和爱好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发散思维,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阶梯不能太高,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最好是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这样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生因兴趣而学,让学生大胆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让学生说出来后不要急于去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学生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从客观上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不断引进生活中的事例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时刻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自然科学,并且十分有趣。

  2、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为两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的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所产生的需要,外部动机指的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结果的需要。化学教师应当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通过师生间的教学交往过程,最终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具有群体凝聚力的人际氛围。这样,不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两种外部学习动机,而且在这样的人际氛围中,学生容易体验到化学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学生才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化学教学过程当中,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体,并能进一步投入到更高层次体现自我的创新活动之中。比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来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之情。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实验技能也很不错,从而增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重点要由从过去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转移到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上,学会怎样实验和思考,尽可能增加探索性实验,我们曾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知识教学之前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组织开展课外科技小实验,例如:检验有机物中的碳、氢元素;买衣服时辨认布料;制造肥皂、洗涤剂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教学甲烷的内容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边学边做甲烷的性质实验,不仅学习了甲烷的性质,而且在仔细观察甲烷的焰色反应的基础上,对甲烷反应物的结构模型进行探究,如有学生提出改造方案,则可进一步用实验去验证假设,这就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会求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形式。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这既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祖新燕.高中化学课堂重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910

  [2]王德军.高中化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201202

  [3]郑华.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