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再谈小学班级管理

【作者】 夏学举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桂果镇联兴小学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成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要把知转化为行,必须加强教育,加强实践,坚持教育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在知行转化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诚实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
【关键词】小学;学管理;榜样;行为习惯
【正文】

      参加工作几年以来,我切身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级作为一个学校的基层管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个学校是由多个班级组成的,班级是学校的重要成员,它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学校.如何才能将班级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呢?那就要看这个班的指挥官——班主任的工作是怎样进行的.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我愿用真诚,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灿烂,最动人的光辉! 为使一个班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级管的一代新人,在班理工作中,我十分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用榜样法给孩子确立行动的准则

  小学生习惯地把老师对事物的认识,当作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把教师的行为方式当作理想化的模式。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能,十分完美的。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只要你真正做到热爱教育,用自己的爱和热情去撞击那一颗颗幼稚的心灵,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是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如利用班队会,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献身科学;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班或我们的周围,找一个学习或奋斗的目标,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盼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喜欢。”在平时我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努力挖掘学上的闪光点。学生进步了,上课纪律比以前好了,劳动积极热情,同学之间能友好相处等,每一滴进步我都会及时的加以肯定,在作业本上写上赞美的语言或婉转地提出希望。如果学生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我会写上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句。如对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写:“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验证明,只要留言含蓄而有哲理,学生都会高兴地接受,并把它作为座右铭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二、从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对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关心学生的生活世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教师浇灌的是一片爱心,是促使学生上进的源泉。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注意方法。我是从一年级管理这个班的,有些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太差,如杨杰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没有养成做作业的习惯,对待学习自信心不足。凭借我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在课堂内我多鼓励、多启发,发动班上的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促进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自信心。课堂外,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排除心中的疑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了一个认真学习、积极进步的好学生。

  四、尊重双差生,注重双差生的行为转化工作

  双差生就是学习差、品德也差的学生,他们往往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小学生规则,与同学不合作,不听老师父母的话,这些学生最难教育,最容易引起学校、家长的关注,但是,我认为差生也是可以进步的,只不过比其他学生进步慢一些罢了,他们的行为需要长期教育才能矫正。作为一位班主任,我们要足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正确对待他们的弱点,过失和错误,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要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真正做到善待“后进生”,最终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就应该做到“四心”,即信心、爱心、细心、恒心。信心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原动力,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班主任的认同、赏识和重视。这种天然的心理需要,“后进生”表现得更为突出。班主任应对“后进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方法。细心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观察、寻找和发现,发挥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打开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通道,并引导他们走向进步的新路。“恒心”我们都知道,“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经过长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变它,转化它,必须持之以恒,克服急躁情绪,抓住一切有利的教育契机,打持久战。

  五、不断地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工作时间长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自身都有许多不足和缺点,尤其在班级管理方面。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有先进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管理班级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刚教学时,教室里乱哄哄的,根本无法上课,我用尽各种方法,始终不见效果。我曾经彷徨、气馁,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我向一些教师诉苦,他们帮助我,给我传授经验。我又重新鼓起勇气,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采用鼓励、对比、先进榜样学习法,去激励他们爱学习,遵守纪律。慢慢地,班级比以前好管理多了,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总之,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人无完人,我们就要任重而道远,努力工作,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