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激发兴趣 丰富积累 快乐写话——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

【作者】 胡丽璇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

【摘要】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也是一直令学生和老师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向高年级的作文过渡,就应该注重对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围绕这个课题,从激发兴趣、丰富积累,结合丰富生动课例加以论述,有条有理,很有说服力。
【关键词】写话;兴趣;积累;乐写
【正文】

      低年级虽然不设作文课,但要进行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让作文提早与学生见面,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到了高年级自然就能水到渠成了。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进行培养呢?这就需要老师有效指导,适时打开学生望“文”生畏的结,轻松快乐地面对写话。

  一、激发兴趣 为写话“奠基”

  (一) 活用教材,激发兴趣

  如在执教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中就以第二幅图为重点,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加以填充,全班汇报、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在轻松愉快的交际环境中,我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试着编写下来,有了说的基础,孩子们跃跃欲试,热情高涨,表达的欲望愈加强烈了。之后我创造机会,让他们把自己写的故事拿出来,在班里举行“讲故事擂台赛”,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不断演绎着。这就是教材带给写话教学无形的魅力。

  (二)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很多孩子都在时兴“吹泡泡”,我想何不利用这大好时机来让他们写一写呢?于是我带着学生在操场上组织了一次“吹泡泡”比赛,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他们可来劲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泡泡的世界里,他们有的仔细地欣赏着在空中飞舞的泡泡,有的在向伙伴们炫耀自己吹出来的泡泡,还有的在操场上快乐地追逐着五彩奇异的泡泡。之后我跟孩子们交流了活动过程,学生滔滔不绝,争着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于是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在日记本中记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兴致盎然,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写话油然而生,孩子们不再惧怕写话了,他们有话可说了。这种寓说话训练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方法,在不经意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意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而教师的指导也能水到渠成。

  (三)热情评价,激发兴趣

  人人需要表扬鼓励,在批改学生的写话时,我总会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字里行间的闪光点。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都会得到我热情地评价。每次写话完,我都让学生先做自我评价,学会改自己的文章,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评价,针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斟酌修改,取长补短,并试着给同伴写写评语,这远比老师一人评价来得丰富得多,鲜活得多。然后推荐几位同学上台把自己写得较精彩的写话当范文在全班进行激情朗读,与其他人共赏,小作者们个个都喜滋滋的。这无疑是他们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之后我再把孩子们的写话收上来细细品读批改,一个个小圈圈表示这个词用得好,一条条波浪线表示句子用得妙,画上孩子们喜欢的笑脸、大拇指、五角星,用生动有趣的图案来夸夸他们,如学生写得很生动时,我便会送他一句:“瞧你写得多吸引人啊!连老师的心都被你给揪住了!”有学生把《吹泡泡》这篇写话写得很精彩,我就在评语中写道:“五彩缤纷的泡泡啊,老师的心都跟着一起飞扬了!什么时候我也能加入你们的游戏呢?”如果遇到的是后进生的写话本,我更是蹲下身子,去挖掘当中的亮点,无限扩大,“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知道你非常努力,再加油,会更棒!”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假如遇到有写得不妥的地方,我采用商量的语气:“这样改是不是更好?”“换这个词你觉得怎么样?”而且在写得不好的地方将其改正,这样的评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他们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增加写话的信心。

  二、丰富积累 消写话“惧怕”

  (一)立足课内,丰富积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应用模仿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不仅琅琅上口,而且不乏妙词佳句。只要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这些课内的好词佳句,模仿学习,并加以吸收内化,学以致用,那将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如在执教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中,我引导学生多次品读文中的反问句式,并模仿文中的句式也来当回小诗人。你瞧,善于模仿的低年级孩子,吟出一句句精彩的诗句:“柳条弯弯,那是春天的头发吧?”“太阳红红,那是春天的脸蛋吧?” “微风徐徐,那是春天的巧手吧?”……所以课文中的精美的词汇、规范的语言、丰富的表达格式,都是学生写话可以借鉴的东西。

  (二)放眼课外,丰富积累

  光靠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潜入课外知识的海洋,并结合课外阅读进行写话训练。比如阅读绘本《逃家小兔》后,我让学生说说你对妈妈的爱,让学生学着绘本的句式来写一写自己的妈妈。还有从一年级开始,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并在班上设立了读书角,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好书传递” 等,有时我也会把我阅读过的好书跟孩子们一起分享,甚至还会把家中的好书拿出来在班里传阅。大量的名家名作给了孩子们丰富的写话素材。一年级由于识字量有限,所以很多学生的阅读还只能停留在表面上,所以从二年级开始,我开始慢慢引导学生采花酿蜜,边读书边摘抄好词佳句,细心的同学甚至会分门别类去摘抄。一本本“采蜜集”、“书海拾贝”、“小星星”等精美的读书笔记应运而生。久而久之,通过这样的摘抄,学生们的“材料仓库”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提笔写话时,一个一个素材便“呼之欲出”了。

  (三)体验生活,丰富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生活是写话教学的大课堂,教师应把写话教学引向生活,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世界,用童身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写话积累。

  春天到了,我结合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带学生在校园里找春天,孩子们兴奋不已,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发现门口花坛里的小花在跟我打招呼呢!“有学生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在石缝里找到春天了,因为小草从石缝里偷偷地钻出来了!”“春风抚摸了我的脸颊,好舒服啊!”……在孩子们的畅所欲言中,我不断地规范他们的语言,而他们也在交流倾听中学会了积累,最后引导他们将自己发现的春天写下来。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于“春天”的感受更形象、丰满,而这样的积累显得更加灵动、有效。如此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积累了学生的写话素材,写起来的文章充满真情实感,富有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

  [2]崔峦《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