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简约语文课堂 收获读写实效
【作者】 杜观海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
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让语文真正回归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其实语文说到底就两字——读写,以及由此延伸的识(识字)、背(背诵积累)、说(说话与口语交际)、作(习作)、习(习惯)等。但无论怎样的延伸,我想其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上好语文课的目的。
简约教学是一种境界,一种韵味,简约背后是大气、精要、深刻、智慧、超越,不是故弄玄虚,不是教师表演;丰实有效的课堂不是大容量、快节奏、严要求而是要看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方法、水平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质量;是否科学、及时的进行了知识和内容的反馈、调节;是否充分、有效利用了教学时间。
1.教学目标简约,把握文本脉搏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课堂上如果目标太多,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没抓牢,什么都抓不好。相反,如果目标简明,学生能把握文本脉搏,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揣摩文本获得丰实的感受。
课例1 《水》一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回忆孩提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为此,教者抓住“水的珍贵”这一线索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品读,感悟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这三个目标分别从认知能力、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紧扣文本,简明而又实际,使每个学生通过文本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从而有效落实,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语文素养的终级目标。
课例2 《草原》教学片断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这们,去过草原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欣赏。
2.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3.同学们的感触真多,是呀,草原上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呀,那么老舍爷爷笔下的草原又是一番怎样景象呢?我们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由读文,要求:①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②想一想:初读课文,草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读生字。点拔:玻璃:这是一个音译词“璃”应读轻声,师范读。
②记忆字形:这些字在记得时候,你认为有哪些字最难记,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在田字格中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字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③练习描红。
3.指名分段读文,师生共评。
4.同学们,初读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 景 人
5.小结过渡:你们真会读书。是呀,草原的景是迷人的令人向往;草原上的人是热情的,令人难忘,让我们先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吧!谁来读第一节。大家边听、边想、边划划,划出直接描写草原景美的句子。
…………
〔评析〕:“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方法,抓住了“草原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关键问题,也就是抓住了全文的脉搏,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教学内容更加简约。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紧扣教学重点想突破的问题,就在这儿好好下功夫,深入挖掘。我们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选择其中为你所用的段落,仔细以关键词句为钥匙,打开文本的大门,深刻触摸到了文本的生命脉搏。
2.教学手段简约,丰富课堂实效
笔者曾有幸聆听过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很受启发。
一是没有图片音乐的渲染,却能把人深深感染。
课堂上,贾老师没有用任何教学辅助用具,除了教科书和一支粉笔。一开始,在黑板上先后出现“你把鱼放掉”、“你把这条鱼放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让学生层层递进、表述越来越具体的朗读,学生很容易找准题眼,把握全文中心句。其次,念准每一个字音,写好每一个字,念好每一个词,念顺每一个句子,给提示语加标点,复述课文,读文明理……这就是他纯朴简约的教法,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听课者。
二是没有热热闹闹的表演,课文内容照样内化成功。
本篇课文有较多的对话,有明显的情节,比较适合表演,而贾老师采用的是“复述”这个简单的方式。先是声情并茂的范读,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记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记住黑板上提纲内容,自由练习复述。最后指两名学生到前面复述,他对学生的评价:一是很完整,二是有自己的语言。从学生的表述中,完全看出这样的安排是成功的。
三是没有事先准备的奖品,学生却收获了丰厚的“奖励”。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精彩,贾老师没有给学生意想不到的奖品,而是用机智的表扬语言让他们获得了“奖励”。如:这名女同学字写得很慢,但工整、一(下转第67页)(上接第68页)丝不苟,以后快一点更好;读得真好,真了不起;你念得比老师还棒,请为她鼓掌;好极了,就这么读; “一阵惊喜”你读得很好,老师学着你的样子读……如此生动、亲切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受激动呢?
课堂上,贾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在无声地证明:这是一个朴实的老人,这是一个智慧的老人,这是一个致力于教改的老人。在他的课上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演绎了一种简约的语文教学,呈现了一堂生动活泼、丰实有效的语文课堂。
3.学习方法简约,培养自学能力
王松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写道:“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课堂中“读文章要会想象,小脑袋还要会画画”。“读什么,想什么”……用形象化的描述让学生顿悟出“移情入文”的读书方法,引领学生顺利达到“情令智生”的境地。这是在“授之以渔”呀!
语文教学,简单才是最美的,抛开不必要的花哨的东西,做实实在在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读,就要朗朗地读,大声地读,朗朗的读书声,永远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写,就认真地写,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让学生在书中书写品味文字和纯情魅力,在阅读中领略文本真正含义。
诚如孙仁歌先生在《简单:课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说:“把课讲得简单一此,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练一些。它要求老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教师只简单一讲,就得要领,就出新知,就解学生心中这惑,使难点疑点就全部变成亮点。由此可见,把课讲得简单一些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把课文教学简单化了,而是把语文教学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简约,是实现丰实的一种策略;简约,是抵达丰实的必由路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因简约而丰实。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自然状态的生成,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发展,体验加深,个体张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想像飞起来。经历真实的参与,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展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欢乐。缔造鲜活的真实生命,语文生命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灵性涌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