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化学实验课质量之我见

【作者】 马淑蓉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博湖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其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如何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理论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教学研究
【正文】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往往是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分析出现纪律不好的原因,其主要是:教师忽略了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教材,以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实验,到实际操作时,就形成盲目混乱。又如,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和药品,到实验开始时,学生发现没有某种仪器或药品,或仪器已有破损,就会围住教师要这要那,造成混乱局面。再如,教师没有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作好周密的指导计划,上课时,往往顾此失彼,陷于被动、忙乱。有困难的学生常因得不到及时指点而呼喊教师;实验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又因提前完成了实验而未得到很好安排,就无事可做,互相谈论,甚至来回走动,影响别人操作等等。因此,要上好学生实验课,提高学生实验课的质量,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

  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

  最后,按实验室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尽量做到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防止造成某些同学只能做“观察员”或“记录员”的现象,还要拟订实验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作到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必要时做好预习实验报告,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

  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

  实验课开始时先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时还要进行课前讨论和个别操作示范,然后挂出事先写好了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检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应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巡视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在中学里,学生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还存在的。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在实验中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

  二是通过质疑与答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例如,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征性质,反应中发生的某些特殊现象等。要善于对学生恰当地启发提问。要善于及时启发学生解决实验失败的问题。例如,当学生观察到反常现象或实验失败而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必须及时地给予提示,找出原因,使之重新做实验并获得成功。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三是指导学生作好实验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实验题目,所用仪器、药品、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对现象的分析解释和结论。

  四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应随时记下学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作为小结实验中讲评的依据。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我认为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以下优越性:1模拟化学实验,解决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分子原子》一课中,教师在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时操作计算机,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几十万倍所拍摄下的闪烁星点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这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总结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这样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就理解得非常深刻透彻。2.剖析化学反应机理,突破知识难点。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反应机理是微观的,因此学生学起来较困难,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来讲解,这样的教学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而多媒体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试验也无法做成,应用化学课件,这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四、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

  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做好整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以上是本人在学生实验课教学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实践证明,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课质量,又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