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英语听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学例谈
【作者】 张慧雅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美林中学
【摘要】人的语言行为始于听,并贯穿于语言机制发展的全过程。听、说、读、写、译,听是诸技能的基础。听力既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应重视听力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关键词】英语;听力;培养;训练
听是一切语言的开端,是人们语言交流能力的很重要的方式,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英语教学极重要的手段。Wilga M.rivers和 Mary s. Temperley 指出,“在所有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听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营造语言环境,强化学生听力意识
(一)、在课内尽可能多地创设语言环境,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外语氛围。努力排除母语的干扰,老师用学过的英语讲解新词、新课、新句型和课文。如教课文时先用学过的英语理解一些句子,然后请同学合上书听课文录音,并回答几个中心问题。此时,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的器官的积极性,听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鼓励学生课外多听英语录音、广播、英语电视节目。如:利用课堂或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语比赛的实况录像、英文歌曲、英语短剧等,并要求他们在暑假期间收看CCTV10陆续播出的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使学生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训练听力,同时,同龄人的出色表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从而有了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了竞争意识,激发他们更自觉地学习,有效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三)、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造一种听外语的氛围。大家知道,像意大利、日本等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中,那些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大妈、老大爷们,只要用英语与之交谈都基本上能听懂,原因就在于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多,尽管不会写,但也能听懂。因而,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辟英语会话角,举办听力、朗读、讲故事、演讲等比赛活动,创造一种听外语的氛围,对提高听力很有帮助。
二、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C.Gimson指出:“不论讲任何一种语言,一个人都必须几乎百分之一百地了解这种语言的语音。”可见,语音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在英语口语中,单个单词的发音与放在句中的单词的发音有时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口语中的语音有着自己的特点:语流中的弱读形式,如:have /h(v/ 弱读为/h(v,(v,v/,will/wil/ 读为/l/等;一个音因为受到了另外一个邻近的音的影响而生成这两个音之外的第三个音,如:And you? 读为/(nd(u/, last year 读为/(l((st(i(/等;爆破音在某些情况下不发生爆破,而仅在口腔中形成阻碍,如:blackboard /bl((k)b((d/, I don’t know. /(i(d(un(t)n(u/,education /((dju(()(k(i((n/等。由于我们在学习英语中,往往在这方面缺乏系统的训练,所以,口语中出现的音的同化、弱化等现象都会不同程度的使大脑反应迟缓,跟不上,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让学生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同时在课堂上尽可能纠正学生的读音,对于语音、语调、强读、弱读、失去爆破等问题进行强调,长时间如此坚持下去,会为学生的听力奠定良好的语音基础。
三、在教学中注重词汇的语音输入
针对大部分学生学单词往往只注意形和义而忽视音的这一事实,在教单词时应注重从听入手,让学生先反复听录音跟读单词,然后转向视觉,这样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单词就是音、形、义相结合的整体,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能加强对大脑刺激,有利于提高记忆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教学单词时,应注意采用多种直观教具、实物、挂图等进行教学活动,有机地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更形象更直观地掌握所学单词,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要教会学生在记单词时应尽可能将概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这样记单词既快又牢,不仅能保持单词音、形、义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提高在听音过程中准确理解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预测是处理信息的有效的手段。语言学家C.C.Fries说过:“预测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巧,是理解口头语言的主要程序。”在听力训练前,教师先带领学生浏览听力题并教会他们对题目进行预测,帮助他们限定思考的范围,尽量减少听时的盲目性,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初三听力训练中这样一题:
听短文,选择答案:
1) The boy was born without ________.
A: arms B: legs C: feet D: hands
2)What did the boy usually do? He ________.
A: went to school B: spent all his time watching trains
C: usually played near the station D: was usually on the train
3)Why was the worker so surprised? Because ________.
A: nobody could stop the train B: he saw nobody on the train
C: he taught the boy to (下转第34页)(上接第35页)drive the train D: the boy drove the train with his feet
在听录音前,可让学生根据题目和选项,进行大胆的预测。有位女生很快就给出答案,她陈述如下:因为该男生没有胳膊,他又经常在火车上看司机开车,耳濡目染,他就学会用脚开车,所以工人感到惊讶。多么合乎逻辑的推测呀!
由此可见,预测能力是听力训练的重要一环,它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运用预测技巧不仅可以减少记忆负荷,缩小搜索范围,降低猜题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听的积极性,提高听的效率,增强自信心,缓解听时的紧张情绪。
五、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在课堂上多利用听英文歌曲、故事、看英文短剧等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还要激发学生听的愿望。使学生清楚听力理解是一种积极参与,听懂信息的过程,决不可以处于被动状态。另外,针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多听,消除恐惧心理。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用生动、丰富的课堂活动和轻松愉快的氛围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他们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松弛下来。要求学生听时保持心情平静,思想集中,身心放松。这样,学生的心理状态就活跃起来了,参与意识就增强了。他们感到有所学、有所得,收益非浅,并且兴趣大增。学生兴趣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学习不再成为一种重负。听力训练中的“厌听”情绪也会大大减轻。正如教育先驱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 、结束语
听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反复循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听力的应试策略是一个集理解、应试技巧和相关背景知识等因素于一身的综合体,听力的提高依赖于各方面的共同提高,缺少任何一方,听力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听力过程是涉及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及一般性常识的综合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了解学生听力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不同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中必须注意提高单项技能与提高综合技能相结合,培养语言听力与语言其他能力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月琴:“英语听力与应试技巧 ”《中小学外语教学》[J],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