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与探索

【作者】 陶 华

【机构】 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



【正文】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形势: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州市教育部门一再要求各学校依据新课程理念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面对新形势,讨论和研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认真学习: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我校认真研究了教学模式的历史与发展,感受到以生为本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了国内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分析现状:分析我校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使用的情境教学法,注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获得了良好的感性认识,有许多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

  对比反思:通过对比反思,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课堂上只是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展示,教师更多注重了如何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小组合作运用不充分。

  继承创新:基于以上认识和思考,我校决定在继承中创新,提出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这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实现高效教学。

  (二)课题界定

  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追求课堂教学本来的性质和应有的价值,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展示自我,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体现在:

  教学本色:

  1、教师理念的转变: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2、教师角色的转变:由领导者转变为合作者。

  3、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关注如何教”转为“学生如何学”。 

  学习本色:

  1、学生地位的转变: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

  2、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变: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转为知识和能力综合培养。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单兵作战”转变为“小组合作”。

  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小组合作学习。2、多元的评价方式。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实现高效教学。

  2、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本质的改变,从而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3、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

  二、课题实施概况

  1、 加强组织管理,确保研究有序开展

  课题负责人徐月兰校长组织召开课题组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制定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召开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会》,初步制定了博乐市第一小学《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小组合作实施办法》、《评价实施细则》。7月召开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阶段性汇报》,8月召开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第二阶段课题组会议》。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组进行研究的方式,一组负责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探究,一组负责评价方式的研究,一组负责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坚持每月一次的例会制度,总结每月的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个月的工作。

  2、广采博取,进行多途径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随着课题的开展,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论,我们通过多途径交流培训,深化教师对本课题的理论观念。

  (1)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如《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设计》等。

  (2)组织专题讲座。徐校长做了《践行课堂新模式  实现有效大课堂》专题讲座,陶华老师做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专题讲座,吴小琴老师做了《如何备好一节本色课堂教学模式课》专题讲座等,薛邈老师做了《如何做好本色课堂的课前预习》专题讲座,徐青老师做了《构建本色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专题讲座。

  通过自学和听讲座,课题组成员有了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使全体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习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有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3)专家引领。4月,陈萍老师和韩辉老师对如何进行课题课题研究做了现场指导;欧阳志老师和付刚老师对我校的开题报告进行了指导;5月,徐校长带领我校教务教研主任一行4人,赴喀什二中参加了杜郎口中学现场会;9月,总课题组欧阳志老师一行来我校对课题的开展做了细致的指导,我们及时调整了思路。9月,顾新英主任赴克拉玛依参加了自治区课改经验交流会现场课活动;10月,艾云平等9位老师赴石河子参加了自治区第 18 届校际研讨会。这些教师回来以后,有感而发,结合我校的本色课堂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做了汇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3、举办专题研讨会。自开题以来,我们举办了《如何构建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畅谈我对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的设想》、《如何让自己的评价更精彩》、《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专题研讨》、《本色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开展评价活动》等专题研讨会。解决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交流一些成功的做法,保障课题顺利开展。每一次研讨都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大家从同伴那里得到了新的智慧。

  4、培训青年教师。本学期,我校分成一小和锦绣两个校区,共有31位青年教师调入或考入我校,为了借助本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徐校长要求青年教师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高效教学、专业化发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9月、10月,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9月,我校举行特岗教师师徒结对活动,师傅指导徒弟上模式课。

  5、大赛促研。1028日——118日,我校开展了2013年课堂教学大奖赛活动,此次大赛共有34位教师参加。参赛教师根据本色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教案和上课,牟进远老师执教了《孔子拜师》、杨欢老师执教了《窗前的气球》、李其木格老师执教了《认识时间》、比赛精彩而激烈,展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模式课。教师们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围绕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对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式做了进一步的探讨,逐步构建本色课堂教学模式。

  6、开展课堂实践,构建本色课堂

  (1)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地开展。骨干教师首先带头上课,皇甫娇老师执教了《圆的周长》、王鹏老师执教了《可能性》、刘小梅老师执教了《白鹅》等,展示了模式课堂的教学风采,骨干教师的引领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

  (2)上好研究课,开展课例研讨。课题组成员每月推出一节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现场研讨,发现每个研究阶段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同时指明今后研究的方向。 如皇甫娇老师老师第一次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老师们听完课后,都认为教师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认识圆后就直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铺垫,感到很困难。经讨论,大家认为应该结合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先通过自学、交流、操作等活动,自主建构起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为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性活动做好认知层面的铺垫。讨论后,教师再次讲这一课,课堂学习效果很好。于是我们修改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在创设情境后,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

  (3)立足常态课。在上好研究课的同时,要求全校语数教师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行为设计仅仅是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验证我们的行为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普遍性,学校课题组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进行实践验证,实施听常态课制度,把课题研究推向纵深。本学期听了周颖老师《我选我》、王玉彬老师《风筝》、杨丽《秒的初步认识》等二十三位教师的常态课。这种同伴互助式的教研为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促进了课题的研究,同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集体成长。

  三、特色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学习、实践、摸索,尝试构建了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六步教学法”。即:课前预习——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总结评价。  

  (一)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在课前进行,教师课前布置好预习内容及任务,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向。

  1、教师设计简单的预习内容并提出要求。2、学生独立预习。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或记录下来。3、小组合作预习。小组长抽查预习情况,组内交流完成基本问题。4、向老师汇报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5、教师对学生个人、小组课前准备进行评价,激励。

  (二)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体现知识本身的特点,突出本质,有价值。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可以是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2、研究情境,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整理,而后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时间:3分钟左右。

  (三)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把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或概念性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操作或自学,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时构建起知识结构,使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时间:5分钟左右

  (四)合作交流 

  本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然后展示交流,汇报、补充、质疑,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表扬或鼓励。

  1、合理分工。提出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后,小组长组织分工合作,各自思考,进行小组探究。

  2、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想法,认真倾听,互相帮助,形成初步共识,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时间:6-8分钟

  3、展示汇报,全班交流。 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将各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成果和质疑充分展示出来。其他小组补充解答并质疑,形成全班讨论,把小组的认知转化为全班的共同认知。

  4、 点拨提升  适时评价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同时适时通过师评、生评、互评对小组学习和活动进行评价。

  展示交流时间:10分钟左右

  (五)拓展应用 

  在总结规律之后,1、出示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链接,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开拓视野。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现实性、层次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并适当设计相关的深化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时间:10-12分钟

  (六)总结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达到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2、结合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情感态度和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互评或自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

  时间:3分钟左右

  四、实验分析

  10月底,课题组为了解本色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实施情况及效果,对全体参研的教师和学生做了中期问卷调查。

  学生情况:

  我们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2-6年级的100名学生做了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内的行为表现及教学效果。83%的班级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活跃,91%的同学喜欢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88%的同学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和同学讨论交流,93%的同学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81%的同学课堂上喜欢学习,乐于探究。95%的班级小组评价使学生凝聚力增强,学习.合作.交流等竞争意识提高。

  教师情况:

  我们对参加课题研究的30名教师做了抽样调查,了解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施情况,93%的教师对学校推行的“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所持的态度是大力支持。86.7%的教师感到实施和运用“本色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91%的教师认为实施本色课堂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81%的教师感到运用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

  通过调查数据和实验前期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课堂正在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显,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喜欢互助式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综合学习的能力逐渐增强。教师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愿意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逐渐发生转变。

  五、 取得的成效:

  经过课题研究教师全身心地学习、合作、探讨、研究、实践,并不断总结,我校课题实验得到顺利的推进,根据课题实施的实际情况和调查问卷分析,可以欣喜地看到,成绩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流程六步教学法经实验基本形成,小组合作策略基本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二)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通过实验,我们感到本色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换,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为我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活力和挑战。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开放、高效的理想本色课堂教学模式。     

  (三)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

  1.教师经过锻炼,教学观念、角色、教学方式得到转变,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水平也得到了可喜的进步。

  2、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逐步提高,研究意识日益增强。一部分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本色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建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2013年,我校皇甫娇和李红老师根据本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分别参加了自治区现场课比赛和录像课比赛,皇甫娇老师的《圆的认识》荣获现场课一等奖,李红老师《用字母表示数》荣获录像课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我校全体教师对本色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探究的辛勤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坚定了我们探索的信心。

  教师们撰写论文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赵彩凤等老师的论文2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袁玲等老师的论文等4篇获自治区校际研讨会一、二、三等奖,陶华等老师的论文4篇获市教学论坛一、二、三等奖。   

  (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本色课堂模式的构建,优化了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生思维,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与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市教研室组织的期末测试中,我校一-六年级的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

  (五)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逐步实现我校一校一品“办快乐教育  享幸福人生”的品牌特色。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通过课题开展的实际情况和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教师们编写本色课堂教学模式的教案质量不高。我们将继续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通过实践研究,不断提高编写质量。

  2、构建的评价体系还比较粗糙,有待于在理论的支撑下,边学习、边改革、边总结,进一步完善与优化评价模式。

  3、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继续进行有效课例研究。如,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教案的设计与运用、小组的建设与提升、等等,最终找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课堂的高效。 

  我校的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在尝试中推进,在探索中前行,在传统中标新。我们相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有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决心,我校“本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研究将会取得实质性突破,一定会构建起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