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怎样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效率
【作者】 邢 雷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第四小学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因而加强体育锻炼成为小学生的必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生的锻炼效率呢?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用新方法,不断创新,从而提高小学生体育课堂的效率,达到最优化。【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
在新课改的潮流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也有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泼的一个心理因素。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就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老师就是“导演”。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兴趣,首先得明白课堂任务是什么,我们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然后寻找出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把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这有趣的事例中去。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兴趣中去,哪怕是发现星星般的亮点,我们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阳般的耀眼,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我们应始终记住,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支撑跳跃中的分腿腾越山羊时,有些学生因为身体或心理因素的原因,造成心理害怕,胆怯、不敢练习。这时,我们教师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不停地鼓励他们,同时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当他(她)们克服害怕的心理,亦使他们能初步完成了动作,而使得他们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练习的质量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课堂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要有恰当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法得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不当,往往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一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教学对象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能力、教学场地和设施等基本因素。如对动作结构比较复杂的体育技能采用分解—演示教学的方法容易让学生掌握技能;对低段小学生采用游戏和比赛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高年级的学生采用小群体分组轮换教学的方法更能综合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对于武术和广播操等项目的教学宜采用正面、反面和镜面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环境,和谐师生关系
好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创设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含蓄的微笑,鼓励的话语,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都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要以知识特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去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和欲望。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人格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促进他们生命主体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真正的提高。
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教学时将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练习时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五、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中,体育教师往往是依据统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样评价的结果使得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却成了失败者。十个手指有长有短,那么评价中就应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才评价。在新课改中评价被视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手段,强化了激励和发展功能,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课堂口头评价、学习态度评价、运动技能评价、进步幅度评价等都可以使老师对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解和分析,促使教师对计划中的教学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都有成功感。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确立有效教学的学生观;体育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的体育课才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