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之我见
【作者】 欧傲尔力盖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博湖镇双语幼儿园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要目的,在美术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激发创造欲望,感受探究过程,获得探究方法,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因此,美术教育活动为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可操作的重要途径。
一、把幼儿自画与老师指导结合起来
是否需要范画?也就是幼儿美术教与不教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让幼儿自己活动,但必须有教师指导,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首先,成人应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有内容可画,有足够的材料去想象,在这一点上成人应当给予指导和帮助。其次,幼儿开始画画的时候,最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画,我们可不要用范画去限制他们,即使刚开始画得不好,但是能慢慢地发展其自由表意的能力,如果小孩子一画,做教师的就去帮助他们,替他们去画,那小孩子的图画是画不好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孩子随便乱画,没有教师的指导,也是画不好的。有的幼儿不知道画什么,有的幼儿想画却画不出来,或是在逻辑、知识层面存在错误,这时就需要我们的教导。只要我们依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年龄来指导他们,他们就能明白了,就能画出来,同时也提高了技能。
二、在集体活动中贯穿分组教学
在集体教学中吸收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改变集体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幼儿分组活动,个别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喜爱参加美术活动。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剪贴《欢乐的鱼儿》时,如果用传统模式幼儿就会有可能简单的剪贴几条鱼粘贴在纸上,作品出现模式画的倾向,内容贫乏,而能力差的幼儿更是不能顺利完成,造成情绪低落。为了让幼儿快乐的活动,在活动前通过图片、电视让他们观察各种各样的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创设多种供幼儿操作的环境材料(如:大的鱼缸、海底世界等)。活动开始先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鼓励幼儿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鱼,使幼儿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同伴,教师再加以提炼、总结。然后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的区域,在和同伴一起剪贴过程中,幼儿之间也在不断的交流,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创造能力。最后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幼儿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标而服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美术活正是激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最好方法。
三、配合美术教学开展游戏活动
如何使幼儿在教育中更加快乐健康成长教育,必须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采用幼儿喜爱的形式,让幼儿感受体验。运用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配合美术活动开展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增长知识。比如把参观农作物、种植小树小花、观看儿童剧、绘画课堂所画之物做成活动教具,孩子们可以通过活动教具掌握结构极其变化,同时配合音乐、跳舞、木偶、讲故事、说寓言、玩拼图、看动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教师可以谈绘画、制作的趣味,作物生长的奇妙,种植植物的小发现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教师一定要与每个孩子一起分享共同参与的喜悦。这样,孩子们会充满自信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同时增加了幼儿对美术活动内容的体验,从而深化认知事物。
四、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
以往的美术活动程式化明显,目的性单一。在这种活动中,幼儿根本处于被动状态,真正个性化的、有发明性的表现是艰难的。这种活动还会使幼儿对某种工具产生偏爱或双方面开展,从而影响幼儿智力和发明力的开展。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表现方式使美术教育活动兴趣化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教员能够组织一些宽松式、游戏式的美术活动,比方到户外经过察看作画。还能够选择一些特殊场所,比方在瓷砖上自在作画。还能够让幼儿用小树枝、小木棍、小木棒作画笔,以轻软的沙地作画纸。这样,幼儿会更放松、更自在,思想更活泼,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个性化的表现。
新奇、特别的资料能够进步幼儿的兴味,激起他们探究的愿望和猎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
美术活动能够依据不同的目的采用灵敏多变的组织方式。改变幼儿单独作画、缺乏交流的活动方式,能够减少幼儿的单调乏味感。增加一定量的集体协作作画活动,使幼儿经过协作与交流理解别人的感受与经历,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能够组织一些分组活动、分区活动、不同班级混合分组的美术活动、不同年龄班的混合兴味活动等,使幼儿经过普遍的协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表现美和发明美的过程。
五、欣赏作品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在美术领域中,每一个儿童都先天具有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而美术的东西很多是靠感悟,艺术创造和欣赏的主体必须有深切的内在体验、充分的想象空间,才能进入创作领域,找到创作的感觉。因此,我们必须非常重视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例:学习《红黄蓝构成》,孩子们通过欣赏这幅色彩明快、冷暖色搭配和谐、构图均衡的抽象作,了解了画面的构图色彩、冷暖色的概念、对称、对比等等。通过欣赏讨论,孩子们不停地流露出对美的感受和赞美。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获益无穷,例:“我是插花师”,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些郁金香、菊花、百合花、孔雀羽毛等。让孩子们在画面上做一回插花师,孩子们可起劲了,插出来的花造型各不相同,插花的容器也千姿百态,有大钉鞋瓶、月光杯瓶、娃娃瓶……让孩子们的思维自由流畅、大胆无拘束表达。又如:欣赏马蒂斯爷爷的艺术剪纸。法国画家马蒂斯酷爱剪纸,他的剪纸作品色彩鲜艳,造型大胆、活泼,富于幻想的情调,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如梦似幻的境界,极具装饰风格。
总之,幼儿美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与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培养幼儿美术素质的主阵地,并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探究、实践、创新,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美术和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