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激活高中语文课堂
【作者】 江 洁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第三中学
【摘要】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要通过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变化的课堂模式等方式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关键词】 激活;兴趣;课堂
如果现在就“语文学习快乐吗?”、“喜欢语文课吗?”等类似问题对当今中学生进行调研的话,其结果定会让所有语文教师尴尬和吃惊的。我对这一问题深有感触:自己读书那会儿,成天就紧紧抓住数学和英语,不到头晕脑胀之时是不会去拿语文课本的。现在可好了,历史又轮回了——我的学生也象我当年一样,仅是把语文当作其他学科的“调味”的学科。下面我就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想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先得让学生们乐起来
要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平时的点滴的积累,她不必象数理化一样需要反复的演练。尤其在强化复习阶段,语文教师应挤出时间让他们乐。如果连语文教师也不让出时间来,谁还会给他们挤出时间来乐?既然如此,怎样才能让学生们乐起来呢?
1、善于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师每堂课的开头若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定能唤起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活泼愉快的学习。例如教《鸿门宴》的时候,先给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然后再引入课本学习,翻译的时候也可以分小组谈论,总结,充分激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在教授完这篇课文之后,再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这样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不会觉得语文枯燥乏味,相反,他们会因之而深爱上语文的。
2、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每堂课都是“朗读课文——作者简介——背景分析——归纳大意——写作特色”这一模式,学生定会觉得厌倦腻烦的。作为语文教师,应敢于出新招、出奇招,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模式、套路。教师应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要大胆拿来和创新,为我所用。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从而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3、善于“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得让他们觉得语文她并不难,她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课堂上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一旦真正掌握了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金术”。其次,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否则会功亏一篑。例如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害怕学习文言文,老师可适时教给他们方法——“四行对译法”即一抄、二划、三译、四通。另外,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要想真正让美回到语文课堂中,作为教师定要事事为学生着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力争为学生节约更多的时间,多留些时间给他们自己,别让他们成了教师手下的“木偶人”。要把他们从炼狱般的日子里解救出来,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快乐!
二、要想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还得让学生们读起来
教师是审美指导的导游者。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深入意境,去主动关照诗文作品中的生活,去具体地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在自己的情感中激起强烈的共鸣。如何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呢?我以为,首先必须彻底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轻读重讲的弊端,遵循语文学习的必然规律,请“读”出山。学生乐起来之后,一定得让他们读起来!让学生反复的读,在读中去领悟语文的一切。
试想,一篇好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义?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道?现代文的阅读如此,古文阅读也如此。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因此,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的境况。要想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起来,我们必须要还以语文课堂朗朗读书声,让孩子们大声的读起来!
三、要想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老师教学素养是赢得学生配合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尽可时刻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人处世之道,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生交流起来,让学生仰慕、钦佩!从而吸引学生向老师学习的欲望。提问题时,尊重学生,平等交流与合作,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适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犹如阳光一般,它给生命力量和希望。”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生学习欲望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习信息的双向交流。
总之,要想真正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得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课堂上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每个人都在语文课堂上乐起来、读起来,如此一来,语文课堂自然便“美”从中生,“趣”从中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便会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妙趣横生、其乐融融。如果你再来问“语文学习快乐吗?喜欢语文课吗?”等类似问题时,其结果定会使你无比激动和震惊!
参考文献:
[1]陈红琴.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4).
[2]陈静.浅谈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3]黄红阳.创设情境,激活初中语文课堂[J].读与写杂志,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