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 张洪芬
【机构】 四川省会理县太平中学
【摘要】七年级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热情高,成绩普遍较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及格者、放弃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出现了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一般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后越来越严重。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沃什伯恩说:“把能力不同的儿童铸在同一个模子里的强制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如何克服两极分化现象?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使他们都有所进步?我认为应该打破常规,采取分层教学。本文就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思考,结合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探讨了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模式,以期对实际教学有所裨益。【关键词】初中英语;素质差异;分层教学
一、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背景
众所周知,在生源素质水平上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学校,面对学生水平差异、能力差异和素质差异,如果教师希望做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例如我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主体结构形态不一,其认知能力、学识水平呈多层次发展趋势。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学习英语,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有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有的学生也接触过英语,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于是在初中学习英语这门学科更是困难重重。因此英语教学中学生知识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困惑重重,苦无良策,许多学校都在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以为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沃什伯恩说:“把能力不同的儿童铸在同一个模子里的强制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目前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为适应学习者的个别差异的个别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管理从整齐划一转向适应差别,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益。我认为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导其不同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其完满的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相关因素
1、学生不分层
通常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经过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太对和情感因素的全面了解,结合英语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同教学要求,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但是笔者认为初中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个性品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太对和情感因素都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不易笼统的分层,而且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学生的发展潜力很大,特别是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学习落后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潜能更大,所以对学生的分层很不稳定,可能刚刚分层不久,就不得不再次分层,这样就使得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了。而且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我认为容易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自我设限,或许还会造成一种自卑心理。对B、C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不自主的将自己设定为差生。因此,我认为在分层教学中不应对学生进行分层。
2、教学目标不分层
教学目标是绝对不能再分层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而绝非部分学生甚至个别学生。再者,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是整个单元的分层了。英语学习的每堂课都是下一堂课的基础和铺垫,有一定的循序和渐进性。如果一堂课的目标分层,就意味着某些学生只需要掌握部分目标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剥夺了学生继续学习下堂课的权利,或者说加大了学生学习下堂课的难度。如此分层只是强硬地把学生分在不同的层次,而不是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教师的辅助达到共同的层次。“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像爬楼梯一样,告诉每一个学生目标是三层,你可以快也可以慢但是最总都要爬到三层。目标分层的话,就告诉一个学生,你要爬到1层就可以了,告诉另一个学生,你只要爬到2层就可以了,但是本堂课的目标是要爬到三层。
3、教学过程不分层
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其本身就存在这一定的层次,又如何再分层呢?根据人认知的客观规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有层次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强硬将教学过程进行分层,笔者觉得不是涉及分层教学的问题,而是教学过程设计理论的问题。
4、教学检测要分层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检测要分层。分层检测的目的就是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别。让学习速度慢的学生也能通过教学检测感觉到自己在慢慢进步。教师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按照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检测方式和内容。比如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检测、对话背诵,短文复述,范文仿写、语言知识综合运用。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的不同可以按不同的要求来检测。比如词汇有些学生可以一单元检测一次。有些同学可以十个检测一次,或者更少5个检测一次。至于对话,有些学生可以将一问一答这样的小对话为单位背诵。
5、课外作业要分层
作业不仅是用来检查一个学生上课听讲效果的,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分层练习,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开展个别教学活动,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根据作业的检查功能和巩固功能,交作业应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种形式。必做的作业是要上交老师批改的,其目的是反馈学习效果的和给继续学习提供方向。选做的题目是学生为达到某一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巩固性练习。此类作业具有较大的弹性。一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只要达到了教学目标,巩固性作业完全可以不做。比如一项作业是检测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运用的。在必做题中学生都熟练掌握了,那么就大可不必再做了。选做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来确定。选做题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与一定的建议。
6、课外辅导要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这种补充不是单纯的课堂延时,也不是变相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除了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还要教会他们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而对特长生来说,要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英语书籍,如浅显的英语原著,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不断扩大他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提高自学能力,学会“悟”。
总之,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黄静华. 英语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1年第04期
[2]罗文军.英语分层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
[3]胡兴宏主编.《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运用》[M],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