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曹爱英

【机构】 黑龙江省塔河县第三中学

【摘要】成功的教学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出学生最大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最关心的话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几个观点。
【关键词】 习惯;计划;目标
【正文】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很关键,学习效率和另一个物理学概念很相似,即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就是功率,学习效率和功率相似,但不全然相同,学习效率还要求所做的功为有用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呢?

  一、习惯很重要,从小要养成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养成好的习惯,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重视课前预习,养成有目的、有效果预习的好习惯。  

  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学习知识量的不断膨胀,预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认为预习只要笼统的浏览一下课本内容就可以了,这样的预习没有多大的收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有预习的行为,但不注重预习的效果。按照新课程初中化学教材的编排,每一章节内容之后都有相关的习题,学生可以先看这些试题,带着问题去看课本,此方法有利于把握学习目标、方向,标出疑点,在新课学习中有一定的针对性,预习之后再独立完成试题,以此检验预习的效果。我校的“1+4”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预习做为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2、掌握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课上好好学,课下好好玩”。课堂学习是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有了课前的认真预习,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观察实验,独立思考,用实验验证理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同桌互动、小组互动,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学生合作性学习;发现新问题,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养成好学、好问、好思考的习惯。笔记记重点,难点多思考,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3、加强课后巩固,养成归纳总结、查缺补漏的好习惯。  

  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检验和巩固,不论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辅导书上的练习题,都要求学生到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复习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等,是一个分散的网络。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学会总结整理,归纳相似的性质、辨别不同,深化记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再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基础知识。通过自学归纳和查漏补缺,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加强化学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二、时间是关键,科学利用之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面对学习也是如此,要学会提前计划时间,合理安排活动。一名学生如果对学习时间预先缺少计划,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安排,那么他的学习就是暂时性的,受情绪影响很大,学习时断时续,这必然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初中生因为作业量多,做功课的时间很长,休息时间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精神持续紧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不断,学生就会打不起精神,注意力难集中,学习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提高学习效率。  

  1、今日事,今日毕。  

  许多学生喜欢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办,这样的习惯不好,要想赢得时间,就必须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不让时间空白度过。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根据老师的安排再补充、修改并定下来。什么时候预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为了充分地利用时间,学生还要学会“牢牢抓住今天”这一诀窍。如果放弃了今天,就等于失去了明天,也就会一事无成,安排好和珍惜好每分每秒的时光,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  

  2、明目标,巧安排。  

  学习有主次、详略之分,因此,在安排的学习时间上要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才不会浪费时间。一天中供学生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学生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科学的午休;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复习记忆或计算类内容等。  

  3、惜时间,少聚多。  

  懂得珍惜时间的学生善于充分利用平时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通常学习效率高,学习成绩良好。但是有的学生平时不珍惜时间学习,要到考试之前才开始忙碌起来,原本记忆类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在平时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完成,考前复习起到加强记忆和查缺补漏的作用。然而这类同学平时不关注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考前却一下要求自己记住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化学方程式,这样的记忆方式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导致考试过程中常常出现记不住、记错、记混淆的现象。

  时间往往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浪费掉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悄悄溜走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零星、片断的时间,如:车站候车的三五分钟,医院候诊的半个小时等等。如果珍惜这些零碎的时间,把它们合理的安排到自己的学习中,积少成多,就会成为一个惊人的数字。  

  勤能补拙,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才是师生共同的目的,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探索如何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实现有效学习、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