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自主评价课堂教学引导策略

【作者】 李宁利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大王东小学



【正文】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评价,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的结论有新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反思意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活动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评价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评价意识

  小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是建立在教师有目的培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开辟评价机会,鼓励学生学习自主评价;通过自主评价,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再次尝试的欲望。在这方面,我主要运用三种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

  1、激发内部动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别人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自己以及学会探究事物规律的正确方法,扩展创造未来的力量。”

  2、创设和谐环境。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适应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既回答了问题,又懂得怎样审视自己结论的对与错,学会反思。

  3、鼓励自主评价。如在指导朗读《桂林山水》时,一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课文后,我让他说说自己读得怎样?他说:“我读得很流利,很响亮,但是开头两个自然段还读不出感情。”班里有几位学生在发言中也表示赞同,于是,我肯定他总体上读得不错,而且能对自己的朗读做出如实的评价,让全班学生鼓掌表扬了他,他高兴得不得了。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有朗读或评价的机会,他都争先举手。

  二、指导评价方法

  要让学生正确参与评价,促进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方法的指导,使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评价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1、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评价是让学生对他人或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评价时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人口服心服。如在领悟《鸟的天堂》一课的表达方法时,有的学生说是“静态描写法”,有的说是“动态描写法”,还有的说是“动静结合法。”我就问:“大家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呢?”一阵沉默之后是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接下来是各抒己见,学生读出文中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的句子来说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那几位认为是“动静结合法”的学生更是说得头头是道:作者描写“鸟的天堂”时有对大榕树干、枝、叶的静态描写,又有对鸟儿活动情况的动态描写,这就是“动静结合法。”达成一致意见后,那些认为是“静态描写法”和“动态描写法”的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看问题的片面性。由此可见,有理有据的自主评价能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领悟课文,“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2、一分为二,客观评价。指导评价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客观地评判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看到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缺点,对他人、对自己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在促进他人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评价,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态度和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敢于表达。

  1、会倾听。只有认真倾听各方面意见,才能增长鉴别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2、善思疑。疑在思后,是主动学习的表现。学生通过思或疑,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相应能力,又能产生有价值的判断,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敢表达。自主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但要使其真正有效地运行,还必须以学生的大胆表达为前提。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其依据,老师和同学才能了解他的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进而对他的理解和表达做出客观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肯定自己,勇于说出自己探究事物的方法或理由,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当他们在发言中出现一些误解或偏离时,我都注意教导他们坦然面对自己不足之处,鞭策自我,完善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