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加强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

【作者】 文江华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武圣小学



【正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而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对课内阅读,每个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对其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但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无限的。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我想所有的教师们,都应尽力为自己的学生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即课外阅读。教师该怎样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呢?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努力:

  一、推荐阅读书目

  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是我们老师面临的首要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附有一个 “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 。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体现一种导向:一是建议要有一定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二是建议要阅读高品位著作。 目的在于倡导读书的风气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倡多读、广泛阅读、高品位的阅读。给小学生选择和推荐课外读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如:学习古诗《乞巧》让学生读《牛郎织女》;学习《草船借箭》,让学生读《三国演义》少儿版;学习《盘古开天地》让学生读其他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2、结合年龄特点选择,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要根据他们各自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低年级可以选一些浅显的童话、短小的故事来读;中年级可选一些革命故事、人物传记;到高年级可以找一些科技小品文、散文来读。

  3、结合个性特点选择,如果对所读的书很喜欢也乐于读,就会越读越有动力。

  此外还可以结合节日、纪念日,各种活动,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地方文化等选择。但老师的推荐千万不能演绎为专制,老师强迫学生必须读什么书总是没有道理的,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

  二、营造阅读氛围

  1、加强班级环境建设,选择适合本班加强阅读的口号与班级推荐书目,张贴在教室一角,使师生每日观此表而促读,使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2、完善班级的图书角,结合班级推荐书目,对图书柜上的图书进行筛选补充,为师生阅读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并在书柜一角张贴“书海”、“小书虫”等推广口号。

  3、在黑板的一角设立阅读之窗,并专门设立阅读班长,负责每日阅读积累。

  三、明确阅读要求

  1、把握读书时间。坚持每日晨读10分钟,课前阅读2-5分钟,睡前阅读10分钟。

  2、保证读书落实。语文科代表负责晨读(课内美文背诵,课外美文欣赏),阅读班长负责课前阅读(低年级每日一词语或一句话),家长负责睡前阅读,并作好记录。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做读书笔记,并鼓励背诵(我带的班级从一年级下期就开始坚持读课外书,二年级要求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三年级开始摘抄好词好句。随着年级的升高,我将让学生学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写一写读后感、读书心得等)。

  四、争取家庭阅读

  1、在家中张贴班级推荐书目,让家长、学生明白读什么书。

  2、针对不同家庭情况选择陪读还是促读,以此让家长、学生共同阅读起来。(对自主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每天陪孩子读20-30分钟的书,并持之以恒;对缺乏自主性的孩子,加强家校联系,不断激励、督促孩子阅读。)

  3、在家长的帮助下做好“每日阅读登记卡”的记录,使学生在家校的共同督促下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五、检测阅读效果

  1、合理安排时间开展三分钟写词、成语接龙、故事会等形式检测学生语言积累的情况。

  2、根据“每日阅读登记卡”、 “阅读之窗”和活动开展的情况,对阅读优秀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阅读小博士”、“阅读大王”等荣誉称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加强课外阅读,坚持不懈,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和识记创造一个智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