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数学作业的多种批改方式

【作者】 卢清明

【机构】 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



【正文】

      学生必须完成作业,老师必须批改作业,这是天经地义的,无可置疑,尤其是数学科目,更是如此。

  数学是逻辑推理非常严密,基本概念、定义、公理、定理和公式要求熟练掌握,作各种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要求比较规范,要求运算速度比较快,但是又要细心,答案才能做对,有人说,数学是大脑的体操,一点不假,总之,数学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强的科目,只听老师讲,课堂上学生不动手,课后不完成作业,数学成绩必然一落千丈。

  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各种方式方法的选择,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运用天地,也增加了学生无穷的乐趣,试想一下,全班60个学生,同做某个数学题,其他59个同学几天几夜都做不出来,只有一个学生分分钟就做出来,或者,大部分学生做得非常繁琐,计算过程几页纸,只有一个学生,几小步就作对答案,过程简洁明了,我想,这个学生,会是哪样感觉?那种幸福感、成就感和乐趣,不言而喻。

  数学老师,必须批改作业。批改数学作业,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听数学课的一种信息反馈,是学生了解学情的一种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到底是讲课重要,还是批改作业重要?不好说。似乎是讲课重要,因为招聘数学老师,没有听说抱一堆数学作业来让这个老师批改,评委来打分,只听说叫这个老师讲课,评委打分,但是,招聘老师,还要笔试,还要看这个老师的卷面分数,老师的证明,运算和作图,以后老师的成绩,还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可以间接反映老师批改作业的水平。

  我的理解,数学老师讲课固然重要,但是批改数学作业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从教多年,采用过批改数学作业的多种方法,介绍如下,作为我的一种探索,供各位同仁参考。

  全批全改法

  数学作业全批全改,这是学校领导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的心愿。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对学生公平,全方位监管学生,全方面信息反馈,如果条件允许,每本作业都能保证质量,一直坚持下去,应该是不错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容易忽略批改质量,变成简单的打钩打叉,打半钩或者再打半钩,每本作业来不及认真看,认真改。如果老师所教的班少,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一个班,班上人数又少,或者虽然教两个班,但是班上的人数比较少,老师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批改作业才行。

  但是,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师,一是所教的班比较多,往往还同时跨两个年级上课,笔者就曾经同时上高一、高二年级,每个年级教两个班数学课,共四个班的数学课,周课时正课24节,加上辅导课、晚自习课,每周30多节课的经历。何况,我们的教师,又要适应新课改,各种模式多如牛毛,邮编导学案、巩固案,又要上传网站,教师备课量又大,又是年级组长、班主任,守学生,当保姆,每个班上的学生又多,每班六七十人,每天作业两大堆,一不小心哪天忙不及改,第二天,四堆作业,够呛。

  我们大致估计一下,就以一个老师教两个班为例,每班60人,那么,这个老师一天就有120本作业,如果这个老师最少每天布置四题作业,那么就有480题,如果其中有几题几何证明题或者繁杂的三角函数变形题目,每题需要多长时间?老师来得及一个一个同学认真批改吗?就以批改一题平均0.5分钟计算,要240分钟,合4个小时,时间每天都允许吗?每天都把作业带回家,批改到深夜24点吗?那你还备不备课?管不全家?要不要做家务?要不要督促小孩做作业?

  我看到的情况是,老师基本都不把数学作业带回家,在办公室就搞定,批改情况可想而知,时间不够,看看答案,答案对就打钩,答案错就打叉,中间过程估计有可能对的,就打半钩或者再半钩,或者打问号,一个又一个问号,学生事后又不问老师,可想而知。

  轮流半批半改法

  半批半改,就是每天批改一半学生的作业。与全批全改相比,老师赢得了一半的时间,作业可以批改得更仔细些,但是如何操作,那一半没有批改的同学的作业,又如何处理?是一个问题。

  我是这样处理的,以前,我们的学生,不是像现在一样坐的单人单课桌,而是坐连课桌,一张课桌坐两个人,我把他们分为左右,分别编为A组、B组,每次作业前注明AB字样,作业本封面上也要注明。本周一、三、五批改A组同学的作业,周二、四批改B组的作业。下周又周一、三、五批改B组同学的作业,周二、四批改A组的作业批改,以此类推。

  每天老师只批改一半学生的作业,那另外一半没有批改的作业如何处理呢?我是这样做的。每天,每个同学都要交作业,区别仅仅是坐在左边的同学作业交在一推,坐在右边的同学作业又交在另外一推,当天该批改那堆作业仔细批改,另外一堆作业只是检查做了没有,批上“查”字。

  这就要求学生记好自己的作业该交哪堆,坚持坐在左边同学交A组那堆,坐在右边同学交B组那堆,不要混乱,数学课的科代表也要认真负责,实行下来,就是有的同学会混淆,老师和科代表格外注意。

  抽样批改法

  抽样批改法,就是每天抽取一部分同学的作业批改,样本数一般是全班同学的三分之一,或者是四分之一,相对于轮流半批半改法,又赢得了一部分时间,相对于全批全改,更加赢得了充足的时间,更有可能对学生作业精批细改。

  我的做法是:每天一上课,请每个同学将自己的作业摆在桌子上,等待检查,然后就

  安排学生看书复习上几节课内容,从课本第几页看到第几页(老师写在黑板上),我用510分钟时间逐一检查学生摆出来的作业,主要看学生做了没有?大致做得如何?哪些作业不会做?做到心中有数,检查完,随机抽出全班同学的三分之一,或者是四分之一到办公室批改。

  这种方法,一是要注意抽样时,要有各种各类同学代表性作业,注意兼顾好中差都有,二是注意随机性,不要天天抽那几个同学作业,失去公正性,同学有意见,三是要注意有的同学估计他反正抽不到,作业马虎,甚至不做,这就要求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包括惩罚性措施和思想工作做细。

  学生自批自改法(对答案法)

  学生自批自改法,又叫老师对答案法。这也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方法,有时是因为作业简单,没必要收来批改,很多情况下是老师因为哪样事误过了批改作业,甚至忘记批改作业而临时采用的方法。

  学生自批自改,不能放任自流,得让学生知道对错,计算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就要公布答案,学生才能自己批改,证明题,老师还要在黑板上讲一遍,有些计算题也要讲,特别是一题多解的情况,老师更要在黑板上当面批改弥补。

  小组批改法

  小组批改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组,第一种方法是以自然组划分,即教室里面每一列同学为一组,全班如有六列,分为六个组,每组约十人,第二种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老师适当搭配,保证让各组人员基本均等,且每组同学成绩好、中、差各占小组人数的三分之一,好、中、差同学分别记为A,B,C

  至于作业的抽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每天从每个组只抽取组长的作业批改,然后作业发下去后,组长去批改组员的作业,这就要求老师批改组长的作业格外认真,让他作为示范性作业去批改组员的作业,要加强对组长的督促和批改作业的指导培训,才会有好的效果。第二种方法对应的抽法,是老师每天从各组的A,B,C组中各抽取一本(保证了好中差同学作业都有一本),且每天都抽取组长作业在内,没有抽到的同学作业,由各组长批改,老师督促和指导。如果全班有10个组,每组抽三本,共抽取30本,全班60人,类似半批半改法,只是抽取法比较复杂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采用过其他批改法,但主要的有以上几种。如果有人问我,哪种方法最好?也不好说,学生不同,学情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就是同一班学生,不同阶段,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批改法,有时是交叉用。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关键是学生要动手做作业,做对做错先不论,关键是每天都要完成作业,敢于做作业,其次是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指导,这才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