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学习思想品德兴趣的有效途径

【作者】 熊水银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龙昌镇初级中学

【摘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习的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从导言、故事穿插、多媒体运用、教学语言、课堂活动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培养思想品德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正文】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事实证明,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它能变无效为有效,化慵懒为勤勉。

  目前,很多初中学生一提到如何学好思想品德学科时,学生就是一个字:背。这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势已落入到一个死胡同,在新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教育一线时,应试教育仍占着主导地位。为了考好试,部分老师也有些急功近利,简单地照本宣科,叫学生一味在课堂上圈上重点,天天让学生死记硬背,但事实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学生只是一味地背背背,课堂上又缺乏生趣,学生会“一堆堆倒下去”。试想,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会感兴趣吗?厌学又怎能使教学成绩得到提高呢?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在必行,况且,学生对思想品德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完成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呢?

  一、设计上佳的课堂导言

  可以说,准备好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导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敲门砖”,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言,就像一出好戏的序幕,这是能否一下子抓住观众,使他们发生兴趣的关键。如果开篇总是学生听起老茧的陈词滥调,很多学生会被“催眠”。所以,我们老师应该高度重视设计好课堂导言。

  课堂导言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因教学内容而适时采用不同的导言。

  提问导言——提出学生关切的问题,学生自然会关注课堂,并想急切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在讲到七年级《调节压力》的内容时,开篇可设计为:同学们,当你站在有上千观众的舞台准备表演时,你有压力吗?当你面对一次影响你前途的考试时,你有压力吗?当父母对你学习的期望过高时,你有压力吗?如果我们的压力过大,我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会怎样?关系我们前途的考试是成功还是失败?父母施加过重的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吗?为此,我们如何让何种程度的压力使之助我们一臂之力走向成功呢?如此设计导言,事关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问题,学生便会很快进入到学习的角色。

  幽默导言——课堂开篇来点幽默,让课堂气氛会变得轻松,学生喜欢老师的幽默便会喜欢老师的课堂;贴近课堂内容的幽默,学生也会在一笑之下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知识内容上。比如,在《怎样应对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这一站中,开篇可讲“跳蚤实验”——心理学家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内,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后来,科学家又把杯子降低高度,用同样的方法让跳蚤跳,居然连更低的杯子都跳不出去了,最终,动物界的“跳高冠军”跳蚤变成了可怜的“爬蚤”。此引言既让学生会心一笑,又启发学生思考。

  导言展开的形式多样,但目的都是一样,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思想从课外走进课堂、走进老师巧设的“圈套”、走进知识的海洋。

  二、穿插有趣的故事

  任何一节思想品德内容的背后都可能有一段有趣或者有意义的故事,若能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定能兴致盎然。精彩的故事总会让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所以,作为老师,收集与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等故事、及时的新闻等素材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教学手段,高质量的课件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媒体类型传达在课堂上,这使得教学内容通过课件设计能呈现多种表现形式,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环境。而初中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但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难题,学生通过耳听眼观等多种感官参与,能赋予他们以鲜活的感性认识,避免枯燥、死板。所以,适当运用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主动参与中愉快地学习。

  四、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如果教学语言干巴巴的,语调平缓无力的,学生听起来是很难受的,这无疑会打击他们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教师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去讲述枯燥无味的文字或抽象的概念,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语调抑扬顿挫,学生一会儿如同享受着轻新的音乐一般;一会儿像是摇着扁舟在狂风暴雨的海面上飘忽起伏。这样,学生的思维紧紧追随着老师的思维,课堂的效果就显现出来。所以,当一位教师富有了简洁、精炼、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让思维活跃起来、想象力得到丰富,精神获得升华。这些因素无疑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

  一节品德课,如果老师讲,学生说,好像缺些什么,课堂不一定就要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椅子上,实际上,什么都可以颠倒颠倒,老师可以坐下来听学生讲,表演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品、短剧、相声等,比如,在讲到信任时,可让两个学生进行“背接游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什么是信任。通过这些活动形式的展开,增添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对知识内涵理解得更为透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最终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这需要我们老师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充分了解学生兴趣,主动分析学生兴趣,积极培养学生兴趣,只有这样思想品课堂才能真正走进学生,成为学生欢迎的课堂。只有培养和激发调动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堂才能真正展现出活力与魅力。

  参考文献:

  [1]七至八年级北师大版教科书

  [2]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七、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