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作者】 许 冰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龙场镇教育管理中心
【摘要】处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教学阶段的基础,有待解决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模式,发展新的更具有效性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与提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条件及特点,进行了相关的有效性探讨,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做出努力。【关键词】会学;传授;学法指导;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会说
1、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汇报,加强语言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寻求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行的表达。在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及时点拨、指导,在学生有所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适当理解,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如在学习《爬天都峰》一课时,我抓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段落,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能通过哪些途径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的呢?”学生通过反复思考,认真讨论,竟说出了十几种途径。有的说是通过把自己想像成课文中的“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仰望感受到的扼,有的说是通过仔细读课文,认真观察画面体会到的;有的说是通过“笔陡”、“似乎”和“从天上挂下来”等词句理解到的;有的则说是通过反复读课文,仔细体会“啊”、“哩”、“吗”这些词的语气和两个感叹号的妙用体会到的;还有的说是通过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理解了天都峰的高和陡。我对发言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几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供学生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2、现在低年级的写话基本上都是看图说话、写话,在训练过程中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指导看图。看图是说话写话的基础。要让学生会说会写就得先让学生会看会观察。通过全面、细致、有层次的观察,让学生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弄懂画面所表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准确掌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点。第二步,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把图意表达出来?
二、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会思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通过独立的思考去理解、掌握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一文时,我问学生,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如下问题:谁乘坐的飞机?遇险的时候他们怎样做?后来有没有脱险?接着通过引读,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完整地叙述出来。在启迪学生列出小标题后,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1、哪些句子写了飞机遇到寒流时的危险情况?
2、周恩来同志听到孩子的哭声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3、大家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他是怎么说的?为什么用命令的口气?
在总结全文时,学生提出:周恩来为什么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肯把伞包让给小杨梅?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弄清了周恩来临危不惧、舍已为人的崇高品质,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
三、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用
平时在课堂上进行学法指导,可结合课文在课堂上教学点点滴滴地进行渗透,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描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本组的训练重点是“读懂每个自然段”。结合教材的结构特点,1、把第2自然段当作重点段。围绕这一段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示范,渗透学习方法。思考第二段有几句话,介绍了春天的哪些景物?2、找出描写春天的景物的重点词语,说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说说这个自然段的只要内容是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待学生理解了这一段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这段的方法步骤。读段的方法是:先理清段中句子的意思,再沟通句间的关系,最后综合段的大意。接着,指导学生按第2段的学习方法自学3、4、5、自然段,进一步运用和巩固读段方法,全面落实训练重点。这样,“扶”、“放”结合,培养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能力。又如,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如何独立完成作业、如何进行系统复习、如何巧妙记忆知识点等问题展开述说或答辩,使学生在会学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江雪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2]张扣兰;浅谈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环节[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3]王文启;遵循认知规律 培养写作能力——浅谈作文指导课教学过程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