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作者】 马 燕

【机构】 贵州省望谟县新屯镇中学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课教学研究得较浅,远不如高中阅读课教学的研究和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量增加、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的意义已超出为了学生考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兴趣;能力;技巧
【正文】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阅读能力的强弱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纵观历年的中考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占中考英语总分的近三分之一。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能力的关键。并且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知识,增加了词汇量和了解了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的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有的放矢地强化训练学生的各种阅读技能, 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水平。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国文化巨人郭沫若也说得好:“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积极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点做起: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引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教师的形象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自身的道德修养等。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在学生面前显示出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此外,教师的仪表、风度、表达能力和幽默感等也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其次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能否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成功地进行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因。如不及时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减弱;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母语,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意识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接收英语信息,逐渐摆脱母语思维并进行英语思维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克服“信息交流会”、“语法讲习所”的片面性,初中学生对英语信息的理解开始主要借助母语进行处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心理在英语和母语之间建立联系: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与母语匹配的英语短语,培养学生的“语团”意识,如一些固定搭配、短语等。开始让学生收集寻找,再逐步让学生归纳它们具有的“语团”特征的表达方式,这样会逐渐熟悉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二是让学生在理解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句型意识和变化意识,同义表达可以让学生体会英语的词类和句子的联系,悟出许多具有英语特质的东西。这种语言意识的形成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为了检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这些技巧包括:抓主旨大意,抓特殊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断隐含意义和辨认语段过渡。这类训练不应满足于向学生提供一般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题目,而应提炼训练题目,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掌握某项阅读技巧。英语阅读教学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词句分析上,教师要通过有计划的活动让学生拓宽知识面,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这些活动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方面。

  阅读前,让学生明确训练目的及要求,做一些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如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给出必要的生词词义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阅读过程中(While-reading),教师要提出阅读任务并介绍阅读方法,注意观察学生有无不良的阅读行为。阅读后(Post-reading )的活动很多,如可以通过提问训练学生直接从文章中找出段落的主体句,逐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培养学生概括性思维的能力,或做多项选择题、正误判断题、Yes/NoWh-问题等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查阅是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查阅的特点是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提高查阅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在于确定所寻找信息的类型。

  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常用的技巧,势必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提高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四、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阅读加深掌握学过的常用句型

  学生要想学好英语,词汇量固然重要,但只靠记住那孤立的单词是不够的,英语句型熟练与否,直接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效果。在现行的教材中,学生要掌握的常用句型结构的句子再现率达不到记忆规律的要求,即这些句型结构的句子在这模块初次出现,有些可能要隔好几个模块再出现。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虽然有了一定的词汇量,还要由教师逐句把课文译成汉语,否则就不知其意;不少学生只会认读课文,而对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则看不懂或者阅读速度很慢;很多学生可以机械地背诵不少常用句型和语法规则,而不能灵活运用。

  针对这些情况,学生每学完某些句型后,我就根据记忆规律给学生提供含有这些句型结构的句子且难易程度与课文相当的短文、对话进行阅读。这些短文、对话后的练习尽量围绕相关句型结构特点设计,这样,这些常用句型就能按照记忆规律多次地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识别常用句型的能力就会培养起来了。句型识别包含两层含意:对句法结构的识别和对该结构所包含的相关意义的识别。对句法结构的识别不仅是阅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学生语言潜能的一种特质,对促进其智力水平的发挥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坚持阅读既可以熟悉且熟练掌握学过的常用句型、又可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英语中的重要一环。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适量的课外补充是必需。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结合课内外的阅读训练实践,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静;英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2]李陆萍,龙绍云;英语阅读中句式感悟能力的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3]杨彩梅,陈利文;英语基本词汇的掌握及阅读自动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4]陈鸿琴;以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