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 焦海林
【机构】 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在教学中,掌握知识是根本,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关键,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目的。化学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对化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化学教学;智力;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谈点体会。
一、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例如结合思想教育进行的课外活动。我给学生做“鬼火”试验;巫术手中木剑变红色实验。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学生明白了巫术的鬼把戏,破除了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了视野,又收到了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运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传统教育偏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例如:①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②观察实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③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得出结论;⑤安排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提供保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化学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又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学项目多,这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五、以教材为根本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但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展视野,再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例如,在学习碳及其化合物时,教师可以从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出相关内容,从而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在化学教育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外活动,运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全面提高素质,。使学生学会解决一些化学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素养,满足社会在公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要,并且使人类的化学知识精华得以向后代传递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瑶.小议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7(10).
[2]李小芸.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7).